万联证券-A股春季躁动效应点评:春暖花开-180314

《万联证券-A股春季躁动效应点评:春暖花开-18031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联证券-A股春季躁动效应点评:春暖花开-18031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从A股历史上看,在存量博弈和增量博弈的市场情况下,A股具有明显的春季效应(也叫春季躁动)特征。在春节之后至4月初的时间段,A股(以上证综指为样本)大概率上涨。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2006年开始到2017年,A股共经历了12个春季。在这12年间,上证指数共录得9次上涨,3次下跌,上涨概率高达75%。其中,下跌的年份分别是2008年、2012年、2013年,剔除2008年金融危机的特殊年份(减量博弈市场),上证指数上涨的概率超过8成。2015年以后,融资余额大幅上升,杠杆工具加剧了A股的波动性,A股在2015年后的春季行情表现更为显著。
点评:
核心观点:资金的季节性流动是A股春季躁动的主要原因,A股的春季躁动时间窗口仍然开启。政策面、情绪面以及投资者仓位等因素等都有利于资金流向优质成长股。
资金的季节性流动是A股春季躁动的主要原因。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春节前市场资金会提前流出市场。春节前,市场资金流出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由于春节假期较长,一般为七天以上,为规避长假期间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部分资金会选择先退出市场。其次,春节前部分资金有节日资金备用的需求而降低仓位。最后,部分机构投资者(大部分为私募基金)的绩效考核时间截点是春节,这类资金有获利了结的需要。在春节后,资金又会季节性回流市场,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春节后银行放贷会相对宽松,股票市场的微观资金面也会改善。其次,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消失后,部分资金有回补仓位的需要。最后,春节后到4月初,是年报和一季报的集中披露时点,总有一些公司会出现业绩超预期高增长、高分红(包括高送转)的情况,往往成为短线资金追逐的热点,市场情绪相对活跃,短线资金回流市场。这种资金的季节性流动,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投资者保证金余额的变动、融资融券余额的变动以及公募基金仓位的变动。投资者保证金余额以及融资融券余额一般会在春节前降低,显示出资金流出市场。在春节后至4月初这段时间,这两个指标的余额数又会重新增长。基金仓位也会在这期间出现增长。
当前A股春季躁动的时间窗口仍然开启。春节前,受到资金的季节性流出、外围市场大跌、股权质押新规施压、业绩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连续大幅杀跌,情绪面也偏向悲观。春节后,资金季节性回流、外围股市企稳、股权质押和业绩不及预期的负面因素已经完全消化,使得影响市场调整的主要扰动因素都转向正面,市场仍将回到原有的运行轨道上来。从影响市场波动的几个因素来看:在重大会议期间,资金面和政策面都偏向正面,市场的波动主要受到经济增速的预期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近期受到经济增速回落预期上升及货币政策边际改善预期升温影响,十年期国债大幅上涨,无风险利率快速回落,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短期在分子(经济)与分母(无风险利率)的赛跑中,分母的改善略超预期,市场大概率震荡向上。
优质成长股仍将是市场热点的主线。无论从政策面、情绪面还是投资者仓位配置来看,优质成长股(以创业板中的优质个股为代表)都更容易获得资金关注。监管层频频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刺激投资者对优质科技类公司的关注。随着成长股的持续反弹,赚钱效应明显,部分趋势投资者开始逐步关注成长股的投资机会,资金开始从蓝筹板块流入成长股。从公募基金对创业板的配置比例来看,处在最近五年多来的低位,未来配置的空间巨大。当前投资者主要担忧的是创业板的商誉减记带来业绩增速下滑的问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变化是将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高科技类企业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将会大大加强,行业发展将会加快,企业盈利将会出现边际改善,商誉减记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这种边际上的预期差,将会给优质成长股提供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滑、金融业去杠杆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