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桃李面包-603866-收入稳健增长,静待盈利改善-210811

《财信证券-桃李面包-603866-收入稳健增长,静待盈利改善-2108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桃李面包-603866-收入稳健增长,静待盈利改善-21081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实现营业收入29.39亿元,同比+7.32%;实现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11.59%。 2021Q2单季度实现营收16.13亿元,同比+13.87%;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7.52%。 21H1营收同比增长7.32%,Q2收入增速恢复正常。 2021H1公司实现营收29.39亿元,同比增长7.32%,其中Q2单季度营收16.13亿元,同比增长13.87%,较Q1营收增速(+0.31%)环比显著提升,收入增长恢复正常。 分产品看,面包主品类稳健增长,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食品粽子增速亮眼。 21H1核心产品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点实现营收29.26亿元,同比+7.16%,其中醇熟等明星产品继续稳步增长,巧乐角面包、岩烧乳酪蛋糕、乳酪面包、红豆/绿豆酥饼等新产品也贡献增量,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粽子实现营收1255.21万元,收入占比虽较小但增速较高,同比大幅增长60.57%。 分地区来看,成熟市场Q2收入增速转正,新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东北/华北为公司传统优势市场,21H1收入占比分别为45.0%/23.2%,同比+4.47%/+0.48%,其中Q2同比15.99%/5.41%,营收增速转正并逐步恢复正常。 新市场方面,21H1华中/华南/华东市场增幅明显,分别+135.42%/+19.27%/+10.51%,主要原因为公司加大新市场开拓力度,以及华中武汉、华东江苏、华南海口等地产能爬坡顺利。 高基数+成本和费用提升,短期利润承压。 2021H1公司实现净利润3.69亿元,同比-11.59%,Q2单季度净利润2.06亿元,同比-7.52%。 毛利率方面,21H1毛利率水平为26.56%,剔除运输费用会计科目调整影响后,毛利率同比下降约3.8pct。 Q2单季度毛利率为26.56%,与Q1持平。 费用率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疫情期间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红利消退等影响,21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有所提高。 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9.01%,剔除会计准则变化影响后销售费用率小幅提升,毛销差同比-4.11pct至17.55%,但Q2单季度毛销差较Q1环比提升0.38pct至17.72%,显示Q2经营边际改善。 净利率方面,21H1净利率12.56%,同比-2.69%,Q2单季度净利率环比提升0.53pct至12.80%,基本恢复疫情前正常水平。 综合来看,去年疫情期间返货率降至6-7%,且促销活动较少,带来利润端较高基数;今年上半年返货率提升至8%以上、销售折扣力度加大,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共同拉低了利润率水平,上半年业绩表现略不及预期。 渠道建设持续推进,销售网络逐步健全。 公司继续加快开发市场终端,在东北、华北等成熟市场持续推动渠道下沉与销售网络细化工作,并加大力度开拓华东华南等新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截至2021H1,公司已建立31万多个零售终端(2020年末29万多个终端)。 对于原有终端,公司着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客户粘性并提升单店质量。 营销模式上,面对社区团购对商超分流影响,公司积极调整渠道结构,重视线上、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的建设,积极尝试与各大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增强渠道网络韧性并促进渠道潜能的释放。 随着销售网络布局持续完善,未来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能建设有序推进,全国化工厂布局逐渐完成。 产能布局是短保面包企业供应链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截至20年末公司已在全国布局19个生产基地,上半年有江苏生产基地投产,有效缓解华东地区产能瓶颈问题,下半年至明年沈阳、浙江、四川、青岛等地新产能也将陆续释放,公司规划工厂建设将持续到2024-2025年左右,最终达到30个左右,实现全国覆盖。 全国化工厂布局一方面将为公司的全国化扩张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将显著提升公司供应链效率,增强日配能力、降低返货率,公司未来有望更大受益于规模效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展望全年,我们认为下半年盈利改善确定性较高。 Q2已现经营好转信号,销售逐步恢复正常,渠道反馈7月以来收入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长,同时折扣力度减小,随着消费需求继续回暖,下半年公司盈利改善可期。 长期来看,短保面包市场空间广阔、行业发展迅速,公司渠道与供应链优势突出、产品创新能力强,产能布局完善进一步推动全国化扩张与效率提升,公司长期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可观。 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6.1/75.9/86.7亿元,同比+10.9%/+14.7%/+1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10.5/13.0亿元,同比+0.5%/+18.8%/+23.3%;EPS分别为0.93/1.11/1.36元/股。 考虑到公司龙头优势明显、业绩提升空间较大,给予22年33-38倍PE估值,对应股价合理区间为37-42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恶性通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