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证券-解读:易纲,是否加息主要考量国内形势-180323

《英大证券-解读:易纲,是否加息主要考量国内形势-18032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大证券-解读:易纲,是否加息主要考量国内形势-180323(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9日),"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答中外记者问,易纲谈到了金融开放、利率、M2、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等诸多问题,汇总如下:
易纲: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和金融业要落实国务院对金融开放的部署。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实际上是减少了对外资机构歧视性待遇,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
易纲回应是否跟随美联储加息:主要考量国内经济形势
对于"在高借贷成本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央行是否仍将跟随美联储脚步提升利率?"的问题。易纲称,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我们要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跨境资金流动是比较平衡的,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平稳的可兑换,同时也要防范风险。
【英大解读:央行行长并未对加息与否做出明确回答,更多考量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对政策活动空间不确定。随着经济新的变化产生,政策会发生适应性调整,从当前来看,政策需要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
易纲:实际利率稳定和经济走势相一致
易纲表示,我们实际的利率是稳定的,和经济走势相一致,资金面上供求也比较平衡。跨境资金流动是比较平衡的,要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平稳可兑换,同时防范风险。
【英大解读:央行行长确认了实际利率和经济走势一致,而经济走势是通胀上升的,很显然,易行长对利率上升的变化是认可的,且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
易纲:绝大多数国家都淡化M2作为预测目标
易纲称,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主要是针对金融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而言的。中国经济有很多创新领域,要看创新的领域能否及时得到融资支持。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使得M2与经济相关性比较模糊,预测性不确定。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淡化M2作为预测目标。针对新情况和新时代发展要求,要更注意盘活信贷存量,更注意优化信贷存量结构。
【英大解读:我们也会淡化M2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功能,更加注重存量信贷质量和结构的调整,更为简单的说,以后以货币来分析经济,更需要注重信贷结构的变化。第二个重要背景是,发达国家将M2淡化的原因是经济增长进入低速阶段的选择,因为货币总量需求相对稳定且较少,M2作为指标相对钝化,更进一步的讲,新行长确认了未来低M2增长率的大方向。】
易纲谈如何看待货币政策松紧适度
易纲表示,货币政策松紧主要看几个方面:一是看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力度。二是看对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看中国经济很多创新亮点能不能及时得到货币信贷等各种融资方式支持。同时,"我们要注意防范风险,所以松紧适度主要是对实体经济而言,实体经济能不能得到各方面有效支持,能不能创造一个防风险、平稳推进金融改革的稳定环境,提供一个中性适度的环境。"从流动性角度来看,也是松紧适度、基本稳定。易纲指出,主要看市场利率是否平稳,超额准备金水平是否合适,各方面指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英大解读:货币松紧本身并不是政策目标,货币很好的维护经济稳定和增长,有助于转型升级才是目标,因而不能简单的看数值的变化来判断货币政策变化,货币政策一定是适应性的,平滑性的,而不是主动刺激型或者主动打压型的,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适度维稳,让市场寻找出清或者新增长的方向。系统经济风险不好评估,但流动性风险,央行一定会加以控制。】
风险提示
本文主要为定性分析,结论需要跟进最新经济数据进行演化分析。本报告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