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国际-国药控股-1099.HK-2017年业绩稳健;见底复苏进程不变;维持买入-180326

《银河国际-国药控股-1099.HK-2017年业绩稳健;见底复苏进程不变;维持买入-1803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国际-国药控股-1099.HK-2017年业绩稳健;见底复苏进程不变;维持买入-1803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药控股2017年净利润为52.8亿元人民币,较我们和市场共识预测高出约5/6%。在我们于2018年1月5日发布的行业报告中,我们将国药控股列为首选医药股之一,主要是考虑到公司盈利见底复苏,而管理层在昨日分析师会议上对2018年展望的评论亦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公司股价此后上涨10%,而恒指在同期则下跌0.6%。我们重申,国药控股将在今年开始复苏,净利润将开始加快增长,因为1)行业政策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2)预计医疗器械分销和零售业务将快速增长。我们将2018/19年盈利预测上调7.9%/9.5%,主要是预期毛利率上升(2018年/19毛利率预测由8.0%上升至8.3%/ 8.27%,对比2017年为8.31%),而毛利率上升是由于直接分销业务占比提升,以及高利润率的医疗器械和零售业务快速增长所致。据此,我们将目标价从40.9港元(17倍2018年巿盈率)调高至45.9港元(目标2018年巿盈率维持于17倍,目标价已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继续将股份列为2018年首选医药股之一。
投资亮点
2017年业绩好于预期:国药控股2017年净利润为5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分别超过我们和市场共识预测5/6%,主要由于毛利率高于预期(我们和市场共识预测分别约8.0%vs. 8.31%,部分是受到财务费用急增所抵消)。利润率高于预期是由于公司增加了直接分销的占比,以及高利润率的医疗器械和零售业务快速增长。于2017年下半年,分销业务录得收入增长5.6%,对比上半年为9%。这一放缓是由于医院药品的零加成政策和30%的药品销售百分比上限。但这些政策的执行在2017年已基本完成,因此2018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减少。零售业务2017年下半年同比增长25%,对比上半年增长16.6%,反映公司发展该业务的战略决心,同时反映该业务有良好的增长势头。行政及管理费用占收入比重持稳,反映公司控制成本得宜。由于整体利率上升,融资成本增加31%,但2017年净负债权益比维持在约5%的低水平,EBITDA融资成本比率维持在5倍以上。应收账款天数持稳于95天,反映公司严控医院应收账款。经调整的经营性现金流约64亿元人民币(就租赁业务的47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出作回调整),这水平偏向健康,足以应付约25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
2018年盈利见底复苏的故事不变:我们仍然认为公司将在2018年见底复苏,并预计2019年的增速将加快,原因如下:1)分销行业在2017年触底,因为公立医院药品的零加成政策和30%的药品销售百分比上限已基本上在2017年底完成执行;2)“两票制”对跨部门业务的负面影响将在2018年结束; 3)在2018年底完成质量和效能一致性评估后,预计普药制造商在招标中的议价能力将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国药控股的增长复苏故事不变,并重申对公司的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