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谨防贸易战阴影下的战略误判-180328

上传日期:2018-03-29 10:49:32 / 研报作者:丁安华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谨防贸易战阴影下的战略误判-180328.pdf
大小:6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谨防贸易战阴影下的战略误判-180328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谨防贸易战阴影下的战略误判-180328
文本预览: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谨防贸易战阴影下的战略误判-1803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银国际-首席观点:谨防贸易战阴影下的战略误判-1803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传统老调重弹
        回顾美国建国后的贸易政策演变,在“贸易战”言论正盛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关注中美之间密集的贸易政策对弈的同时,或许低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渊源。
        自由贸易替代重商主义作为主流的经济思潮,起源于18  世纪的英国。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诞生在英国崛起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出口国时期,这一历史背景不是巧合。在整个19  世纪,美国是一个顽固信奉保护主义的国家,特别是在制造业集中的北方州份,例如纺织业集中的马萨诸塞州和制铁业集中的宾夕法尼亚,他们面对来自欧洲大陆的产品竞争。北方的制造商因为高关税保护而获益,而南方的农业部门则要为贸易保护政策买单。南北战争之后,北方意识形态占据上风进一步强化了保护主义思潮。事实上,在1913  年开始征收所得税之前,关税都是联邦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美国长期的贸易保护和孤立主义政策,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上世纪中叶才逐渐式微,其原因并不是美国人突然开始醒悟,而是由于美国已经开始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工业出口国,商业利益驱动他们接过起源于英国的自由贸易旗帜,在全世界推销美国产品。战后,美国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系,敦促它国开放市场。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以及后来的世贸组织(WTO),构成了本轮全球化的制度基石。战后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也使得美国自身的实际关税水平显著下降(图1)。
        不过,自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特别是德国)崛起,在全球市场上与美国产品开始竞争。1971  年美国出现历史上首次贸易赤字,自此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在美国死灰复燃,几十年从未间断。从卡特开始,每一任总统都曾采取形式不一的保护主义措施,而针对钢铁业征收保护性关税更是经常被使用。
        近些年美国提出所谓的“公平贸易”并非新鲜事,它只是悠远历史的回音。1830  年代美国保护主义制度的鼻祖亨利·克兰(Henry  Clay)就曾倡导“贸易应当是公平、平等而且互惠的”,今天的特朗普对他称赞有加。可见,不论是积极推行自由贸易还是强调公平与互惠,美国主流的对外贸易态度取决于不同时期的贸易条件和产业优势。几百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舞台,只是随着时代发展换了表达方式而已。贸易保护主义常搭着民粹主义的顺风车出现,而特朗普主政恰恰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所等待的复苏时机。从历史看,美国具有悠久而顽固的保护主义传统,这点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忽视的。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