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美国301调查专题研究-180329

《浙商证券-美国301调查专题研究-180329(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美国301调查专题研究-180329(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美国发起301 调查
2017 年8 月18 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美国将调查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歧视性,以及是否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
301 调查的起源、分类和实施步骤
所谓的“301”是指《1974 年贸易法》第301 条,简称301 条款,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可以利用这个条款中的规定,对美国贸易伙伴国家的不公平、不合理、有歧视性的法律、政策或者做法进行调查。
301 条款分为一般301、超级301 和特别301 条款。此次特朗普政府以“盗窃知识产权行为”为由制裁中国,属于特别301 条款的范畴。
301 条款从启动到落地需要五步:发起调查、磋商、贸易代表作出决定、实施措施、事后(中途变更或解除、监督磋商、到期终止、期满复申请)
美国对日本301 调查历史回顾
1985 年7 月,美国对日本发起针对半导体产业的“301 调查”。此后一年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下行,主要驱动因素是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所引发的日元大幅升值。
1989 年6 月,美国对日本发起了三起市场准入的“301 调查”,导致了此后一年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下行。
1994 年3 月,美国对日本发起了“超级301 条款”,实施贸易制裁。此后一年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基本维持不变。
美国对中国301 调查历史回顾
1991 年、1994 年、1996 年美国对中国发起了三起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301调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在“调查”后的一年期间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1991 年10 月,美国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 调查”,此后一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大幅上升。
2010 年10 月,美国对中国发起了“301 调查”,此后一年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下行,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人民币大幅升值。
301 调查不会对中国出口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对历史中301 调查的结果整理来看,除了1989 年6 月美国的三次“301调查”对日本的出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之外,历史上其余2 次对日本大规模的301 调查和对中国5 次301 调查,都没有对出口产生明显的影响。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是短期、有限的,央行只要采取独立、正确的货币政策,中国就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