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海油工程-60058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油服底部复苏趋势愈加明显-180329

《中银国际-海油工程-60058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油服底部复苏趋势愈加明显-1803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海油工程-60058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油服底部复苏趋势愈加明显-1803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海油工程(600583.CH/人民币6.11, 未有评级)公布2017年年报:实现收入102.5亿同比下滑14.5%,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同比下滑62.6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亿,同比下滑77.13%,业绩与此前业绩预减公告一致,符合预期。
【点评】
1、油公司资本开支滞后于油价变化,海洋工程市场仍旧低迷造成业绩大幅下滑。
收入方面,虽然2017年下半年油价逐步上涨,但油公司的资本开支和海洋油气工程行业需求的增长均滞后于油价表现。公司2017年工程量进一步下滑,其中陆地建造业务完成钢材加工量下降7%,海上安装营运天数下降21%。同时行业低迷造成订单价格仍处于低谷,量价双重压力造成公司收入整体下滑14.5%。
分版块看,随着俄罗斯Yamal LNG模块陆上建造项目于2017年三季度完工,非海洋工程行业收入和海外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海洋工程收入与国内收入相对稳定,分别增长2.99%和降低2.27%。
成本方面,虽然公司通过加强管理、降本增效努力控制变动成本降低29.1%至52.98亿,但持续低谷的订单价格下毛利率仍然低迷,海洋工程项目毛利率再度下滑1.79个百分点至6.67%,尤其是国内项目毛利率大幅下降11.34个百分点至2.65%。仅有因俄罗斯Yamal LNG模块陆上建造项目带动的非海洋工程毛利率大幅提升。
2、艰难环境下持续推进深水和水下能力建设,推进技术攻关,各类总包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持续推进深水与水下领域技术储备,全年运行深水及水下课题25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 项, 投入研发支出6.2 亿。2017 年,公司新增"海洋石油285"饱和潜水支持船、"海洋石油287"深水水下检测维修船,"海洋石油295"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共计三艘船舶,持续加强深水和水下装备能力。
2017 年公司揽获第一个深水总包项目流花某总包项目,国内LNG 市场最大项目福建漳州LNG 总包项目。公司与FLUOR 联合中标壳牌英国北海企鹅号FPSO 总包项目,首次建造圆筒形FPSO,首次打入北海市场。这一系列总包项目的突破都标志着公司总包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尤其是流花某总包项目作为公司首个完全自主的深水项目,将对提升公司深水作业能力,掌握深水作业关键技术等多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3、订单回暖,中海油资本开支大幅提升对2018年公司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海洋油气工程的复苏仍然较为缓慢,工程订单价格仍旧低迷,但公司抓住机遇揽获订单实现国内订单快速增长。2017 年公司实现市场承揽额103.66 亿,同比增长32.4%,其中国内承揽额93.11 亿, 同比大幅增长93%。
IHS Market 预测,2018 年全球上游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恢复至4220 亿美元,较2017 年增长11%。国内中海油公布2018 年计划油气资本开支700-800 亿,其中勘探开发部分分别占18%、65%,即勘探开发计划资本开支581-664 亿,较2017 年计划数增加36-39%(中海油尚未公布年报,2017 年资本开支实际额未知)。根据海油工程年报披露,公司来自关联方销售额43.99 亿,占年度销售总额42.91%, 我们判断该部分收入即来自中海油,中海油乐观的资本开支能够为其2018 年收入增长提供强力支持。
4、资产结构依旧优质,估值处于底部,强烈建议关注。
在行业多年低迷下公司一方面凭借可靠的经营现金流不断偿还有息负债,一方面收缩资本开支,资本负债率持续下降,截至2017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至18.55%,经营极其稳健。
目前公司2017 年静态市净率仅1.17 倍,处于历史底部。虽然现阶段油公司资本开支计划仍较为谨慎, 海上油气开采复苏更慢于陆地,但随着油价稳定在60 美元以上,未来资本开支有望逐渐转为乐观。公司坚持不懈的技术进步也为其获得更多市场奠定基础。我们强烈建议将其作为战略品种予以持续跟踪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