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隆基股份-601012-单晶龙头地位稳固,业绩靓丽再创辉煌-180328

《太平洋证券-隆基股份-601012-单晶龙头地位稳固,业绩靓丽再创辉煌-18032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隆基股份-601012-单晶龙头地位稳固,业绩靓丽再创辉煌-18032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公布2017年年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62亿元,同比增长41.9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5.65亿元,同比增长130.38%。
多业务迅速发展,太阳能组件与单晶硅片共同助力收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多项业务板块发展迅速,其中太阳能组件占比最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1.75亿元,占比56.07%,同比增长60.93%;单晶硅片紧随其后,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53亿元,占比35.16%,同比增长13.37%;光伏系统设备增长幅度最大,全年营业收入1.55亿,同比增长达到881.64%;电力业务发展迅速,全年营业收入4.47亿,主营收入占比2.73%,同比增长657.44%。
盈利能力持续增长。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五年来持续增长,2015年起发展更为迅速。2017年公司全年毛利率高达32.27%,较2016年增长4.79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21.69%,较上年增加8.2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助力企业发展。2013年-2017年,公司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11.0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77%,较去年同期增加96.67%。2017年底,公司研发人员超过450 人,累计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260项,电池、组件转换效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公司单晶硅片成本品质及组件功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新上项目标准硅片非硅成本不高于1元/片。公司向全球免费公开领先的单晶低衰减技术-LIR(光致再生)技术,推出Hi-MO2产品,PERC 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23.6%,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60型单晶PERC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0.41%,刷新该领域的行业纪录。上述技术成果的取得,使公司持续保持在全球单晶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状况良好。2013-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呈持续增长态势,2017年实现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29%,同比增加8.03个百分点。综合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销售净利率及权益乘数的提高。2017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1.69%,同比增长8.24个百分点;2017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68%,权益乘数达到2.14,同比增长27%,债务结构合理。受扩产能及相关投资建设影响,2017年总资产周转率为0.63,同比下降15%。公司经营情况稳定,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偿债能力可靠,预期未来发展势头良好。
单晶占比进一步提升,单晶硅片扩产加速。单晶市场占有率在2017年加速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6%,公司看好单晶的市场机遇,加速单晶产能的扩张,截至2017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15GW,较2016年底提升100%,有效保障了全年市场的单晶产能供给及公司出货目标的达成。公司之前发布公告预计2018年到2020年硅片的产能目标分别为28GW、36GW和45GW,如此快速的扩张彰显了公司雄厚的实力和对单晶市场的坚定信心。
依托单晶优势,创立高效组件领导品牌。鉴于PERC技术在单晶应用上发电效率增益更大,产品稳定性更高,加之单晶硅片价格更有竞争力,使得PERC技术的高效单晶电池性能表现上更具优势。公司提前布局单晶PERC高效电池产能,积极推广PERC电池的规模化量产,引领了产业高效化趋势,目前公司PERC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23.6%,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60型单晶PERC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0.41%,刷新该领域的行业纪录。2017年底公司单晶组件产能达到6.5GW,较2016年底提升30%,预计组件产能2018年将达到12GW。2017年年初,公司正式更名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ONGi"品牌认知度逐渐清晰,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积极拓展EPC 业务,紧抓光伏扶贫市场。光伏扶贫无论从国家政策推动和倾斜,还是从其本身具备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都具有很大潜力,公司经过多年产业的深耕,跟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光伏扶贫项目上具有资源优势,再加上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高品质,未来有望在光伏扶贫领域的EPC上发力,根据规划,公司2018年积极探索形成高效EPC集成方案,成为行业知名EPC集成方案提供商,完成电站开发并网量600MW。
盈利预测:公司深耕光伏行业,专注单晶技术路线,在成本、效率和管理上都极具优势。随着光伏行业平价上网的来临,公司作为单晶巨头,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业绩爆发潜力巨大。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41.27、57.31和75.99亿元,对应EPS2.07、2.87和3.81元/股,对应PE16.08、11.58和8.73,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