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期货-橡胶日报:天胶,浅幅回升-180330

《兴证期货-橡胶日报:天胶,浅幅回升-18033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证期货-橡胶日报:天胶,浅幅回升-18033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情回顾
沪胶主力合约RU1805终盘收涨25元,至11100元,涨幅为0.23%,远期合约RU1809终盘收涨25元,至11475元,涨幅为0.22%。
1.供需关系分析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文件,宣称要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元商品加征关税,此举将影响到中国商品的出口,而汽车轮胎作为大宗出口商品可能也会受到冲击,这对深陷高库存泥沼的橡胶市场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其实,几年前美国就对中国输美轮胎进行过多次"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制裁。
自2007 年起首次对工程机械轮胎(OTR)双反,2009 年又针对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PCR)出现特保案,还有2014 年对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PCR)实施双反,2016 年再对卡、客车轮胎(TBR)进行“双反”制裁。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之后,中国轮胎出口受到严重冲击。
比如,2009 年美国从我国进口PCR 共4300 万条,而特保措施过后,输美PCR数量在2010 年和2011 年分别降至3100 万条和2730 万条,平均降幅高达18%。
2015 年7 月美国再次裁决对中国PCR 征收14.35%-87.99%的反倾销税和20.73%-100.77%的反补贴税,导致2015 年输美的新充气轮胎贸易额降至27.8 亿美元,同比下降3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每年轮胎产量的近一半用于出口。
美国作为中国轮胎出口的最大市场之一,对中国的制裁,不仅影响到输美轮胎的规模,也间接影响到欧盟、美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轮胎的进口。
近年来中国轮胎生产量增幅显著放缓就与出口形势欠佳有直接联系。
当然,经过与美国多次摩擦,中国轮胎行业也逐渐摸索出相应对策。
一方面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改变用低端产品进行恶性价格竞争的模式;另一方面,还通过在海外建厂的方式绕开美国的贸易壁垒。
还有就是通过国家层面针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进行应对。
所以,此次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对于橡胶制品来说,并不是无法承受的打击,况且本次加税,据说主要集中在涉及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机器人等领域。
当然,在实际影响显现之前,也不能忽视对橡胶制品行业的潜在冲击。
由于国内橡胶库存量相对较高,而泰国等主要产胶国限制出口的协议将在3月末到期,且国内产区可能提前开割,这些因素对于缓解橡胶的供应压力不利。
现在下游消费端可能又会受到抑制,这样天胶去库存难度更大。
还有,原油价格回落,可能导致合成橡胶对天胶替代的冲击,而沪胶在12000元的支撑被打破,则在技术上造成恐慌情绪蔓延。
可以说,沪胶下跌,是对上述利空因素集中出现的过激反应,也是近期胶市被利空情绪所笼罩的总爆发。
技术上看可能要再次下探万元关口附近寻找支撑,而基本面则需关注橡胶库存及进口量的指引。
2.核心观点
虽然受泰国等产胶国多种措施调控胶市、轮胎产业消费需求平稳、印度消费强劲等利多因素作用,但又受供需关系过剩、产区气候适宜、进口胶和国产胶库存压力沉重、日元回升等利空影响,沪胶虽然短线技术性反弹,但中期上涨空间有限,后市可能回归低位波动,建议宜以逢高沽空为主,仅供参考。
3.后市展望及策略建议
目前国际国内橡胶市场受制于多空交织的中性因素的作用,橡胶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虽然短线剧烈震荡,甚至技术性反弹,中期仍可能持续区域性震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