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宏观策略思考系列第15期:2400亿元的增值税礼包来袭-180329

《国联证券-宏观策略思考系列第15期:2400亿元的增值税礼包来袭-180329(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联证券-宏观策略思考系列第15期:2400亿元的增值税礼包来袭-180329(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
(1)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
(2)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3)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本报告试图从微观层面,简单测算在静态条件下税率变动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程度(措施一),了解不同行业对于2400亿元“减税红包”的敏感性。
自2017年7月1日取消13%这一档的增值税率后,对于一般纳税人实施三档税率。现将17%和11%两档分别降至16%和10%,6%的税率保持不变。
对于各行业来说,我们可以简要分为以下几类:
模型其他假设:
1. 实际含税价格保持不变;
2. 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
3. 抵扣项统一按新税率计算,不考虑原有存货。
注:为了简化测算,进项规模抵扣极少或主要二级行业无进项抵扣的统一按照无进项抵扣处理,进项抵扣税率仅考虑主要构成成本的税率,采用“取大不取小”的原则。
按照2017Q3各行业的利润率水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抵扣项较少的行业更为受益,税率降低后净利率的增厚普遍在0.5pct以上;
2. 不可抵扣项占比较高的行业,净利率增厚更为明显,如食品饮料、医药、通信等;
3. 考虑到原净利率水平,采掘、农林牧渔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净利率弹性最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测算假设偏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