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中国船舶-600150-PB处10余年历史底部,民船回暖提供弹性-180401

《安信证券-中国船舶-600150-PB处10余年历史底部,民船回暖提供弹性-18040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中国船舶-600150-PB处10余年历史底部,民船回暖提供弹性-18040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当前股价和PB 估值处10 余年历史底部位置。
中国船舶自外高桥造船等资产注入至今10 余年间,公司股价和PB 估值的区间分别为:[14.65,133.39]和[1.2,22.6]。当前股价位于10 年区间3.71%的位置;PB 估值(1.79)位于10 年区间2.79%的位置。当前股价和PB 估值均处10 年历史底部位置。
■造船业迈过10 年周期底部逐渐回暖,业绩弹性较大。
造船业自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2016 年船舶海工市场处于双周期波谷叠加阶段,是全球造船业的最低点。受此影响,作为国内民船龙头单位,中国船舶2016/2017 年亏损严重,2016 年亏损26 亿元,2017 年预计亏损22~25 亿元。致使公司股价、PB、业绩均处于过去10 年历史底部位置。
但是,民船业迎来四大积极变化:
1)BDI 指数2016 年底部至今上涨264%,航运业有回暖迹象;
2)2018 年1-2 月,我国承接新船订单1229 万DWT,同比增长456%;
3)造船业供给侧改革推进,落后造船产能正在加速清出,造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新接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
4)我国高端船舶连获订单,发展势头迅猛。
此外,世界造船业重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未变。2017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以及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总量比分别为41.9%,45.5%,44.6%。我国已超韩、日,成为全球最大造船国。
因此,我们认为,我国造船业底部逐渐回暖的发展趋势确立。未来造船业回暖将给公司业绩提供较大弹性。
■看点:造船业供给侧改革有望带来基本面改善。
1)推出市场化债转股方案,融资54 亿元使得资产负债率有效降低;
2)公司进军高端船舶领域,豪华邮轮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3)中船工业集团为首批混改试点,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要由当前39%到2020 年提升至70%,仍有较大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通过2016/2017 年计提大额减值损失,伴随民船业触底回暖,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反转。我们预测2018/2019 年公司将扭亏为盈,分别实现净利润1.24 亿元、3.32 亿元。参照中国重工和中船防务的PB 估值均值(2.27),我们给予中国船舶目标价24.15 元,考虑到公司PB 估值处过去10 年历史底部,首次覆盖,给以“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1)造船市场继续低迷;2)民船供给侧改革及混改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