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河南省医保局公布12省耗材集采结果,关注中报超预期个股-210813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河南省医保局公布12省耗材集采结果,关注中报超预期个股-210813(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河南省医保局公布12省耗材集采结果,关注中报超预期个股-210813(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本期行情回顾本期(08.09C08.13)上证综指收于3516.30,上涨1.68%;沪深300指数收于4945.98,上涨0.50%;中小100收于9654.80,下跌0.44%;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11815.83,下跌1.47%,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25位。 7个二级板块中,医药商业、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8月11日,河南省医保局将豫晋赣鄂渝黔滇桂宁青湘冀十二省(区、市)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采购供应产品清单拟中选价格予以公示(见附件)。 其中,同一采购包内同一个产品(注册证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材质相同)在不同二级目录申报并拟中选的,取其在各二级目录的最低申报价作为拟中选价格。 部分普通接骨螺钉、中空(空心)螺钉(非锁定)拟中选价格需要企业确认,具体确认工作另行公告。 本次河南省医保局下发的公告公布了此前河南等十二省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采购产品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有101家企业报名,89家生产企业参与竞价,包括国内企业76家,国外企业13家。 本次共有20751个产品拟中选,涉及71家企业,平均降价幅度达到88.65%。 其中,普通接骨板平均价格由4683元下降至606元,降幅87.05%,锁定加压接骨板平均价格由9360元下降至987元,降幅89.45%,髓内钉价格由11687元下降至1271元,降幅89.12%。 8月10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以便对其进行隔离、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落实“四早”的关键举措。 各地要高度重视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坚持以检测扩大预防的策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和准备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最快的速度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全员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能力建设,增强数据荷载能力,适时开展压力测试,要在人员核对、样本转运、检测能力调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确保高质高效、平稳运行。 同时,要注重信息衔接,将全员核酸检测所产生的个人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受检人员,扩展数据信息的应用范围。 尚未出现疫情的地方,要适时开展实战演练,在组织管理、指挥调度、采运检匹配、物资供应保障、信息化支撑等全方位进行磨合、检验,查找问题和不足,优化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 一旦出现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激活应急指挥体系。 确定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后,要尽早尽快组织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确保检测人数在500万以内的在2天内、检测人数大于500万的在3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核心观点疫情方面,日本等国新增确诊病例快速上涨,美国、巴西等国新增确诊病例维持高水平。 因德尔塔变异毒株持续扩散,近期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依旧维持高位,周内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人数在70万人左右。 新冠疫苗接种方面,我国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国家卫健委表示,截至8月13日我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计18.32亿剂次。 市场方面,医药生物行业延续震荡走势,随着中报季的逐步开启,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企业在市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 消息方面,8月11日,河南省医保局将12省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采购公布,平均降价幅度达到88.65%。 其中,普通接骨板平均价格由4683元下降至606元,降幅87.05%,锁定加压接骨板平均价格由9360元下降至987元,降幅89.45%,髓内钉价格由11687元下降至1271元,降幅89.12%,同此前流出现场的集采结果相近。 随着医用耗材集采逐步推进,耗材带量采购走向常态化。 目前,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全面铺开的顶层趋势已确定,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医保控费、耗材采购、医疗服务价格制定等方面的影响。 短期来看,估值偏低的二线蓝筹值得关注,同时随着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逐步落地,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此外,随着中报季逐步开启,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同样值得关注。 叠加德尔塔变异毒株在国内零星扩散、海外蔓延态势,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产业链关注度有望得到提高。 长期来看,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布局,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短期来看,估值偏低的二线蓝筹值得关注,同时随着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逐步落地,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长期来看,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布局,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复星医药、信立泰、恩华药业、科伦药业、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和普洛药业等;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乐普医疗、欧普康视、鱼跃医疗和微创医疗等;3)对药械降价免疫的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等;4)不受医保约束的消费类医药企业,包括成长和医美消费类、疫苗类和保健类等领域,建议关注长春高新、爱美客、华熙生物、智飞生物和片仔癀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