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风华高科-000636-风华正茂,行业景气+管理改善双轮驱动-180415.pdf
大小:194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风华高科-000636-风华正茂,行业景气+管理改善双轮驱动-180415

华创证券-风华高科-000636-风华正茂,行业景气+管理改善双轮驱动-180415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风华高科-000636-风华正茂,行业景气+管理改善双轮驱动-180415(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风华高科-000636-风华正茂,行业景气+管理改善双轮驱动-180415(44页).pdf(4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独到见解:
        风华高科是国内动元器件龙头,深根三十余年,行业景气度提升叠加管理改善,公司将充分受益。此外,每一次被动元器件周期都会有竞争格局的变化,我们判断,①  村田、TDK  等有望在车用领域强者恒强。②大陆厂商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短期来看,在常规产品领域涨价相对理性,扩产积极,有望提升份额,取得更多竞争优势。长期来看,在汽车等高端领域有望与韩国台湾企业比肩,甚至弯道超车,充分受益行业增长。
        投资要点
        (一)风华高科:国内被动元器件龙头,深根三十余年
        风华高科成立三十余年,技术扎实,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被动元器件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MLCC、片式电阻、片式电感、FPC  等,主要应用于家电、通讯、汽车电子、PC、工控等领域。近年来公司营收利润进入稳步上升通道,不断向营收和净资产2020  年实现双百亿的目标靠近。
        (二)RCL:小器件大用途,成长动力十足
        (1)容阻感占据了被动元器件的大部分,占比近90%,电容占66%、电感占14%、电阻占9%。
        电容:陶瓷占据市场主流,MLCC  是发展势头迅猛。2017  年全球电容市场规模约200  亿美元,陶瓷电容占比不断提升,市场规模约120  亿美元,MLCC占陶瓷电容90%以上。村田是绝对龙头,SEMCO  和国巨为列二三。
        电阻:Chip-R  优势明显,是市场主流,占比高达九成。下游需求增长带动电阻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  年将达到57  亿美元。国巨是片阻龙头,其次的主要电阻厂商还有Rohm、KOA、松下、Vishay  等。
        电感:片式电感是主流,片感小型化、高频化、高精度和集成化是发展趋势,随着下游应用需求的上升,2023  年电感市场将达51.57  亿美元。日系大厂位居前三,合计占比达40%。
        (2)驱动力:消费电子创新+汽车电子+5G,推动行业不断成长
        手机领域:手机创新将带来MLCC  等被动元器件单机用量快速增加。MLCC用量由初代iPhone  的177  个增加到iPhone  X  的1100  个;晶片电阻单机用量由iPhone  7  的200-300  个,增加到了iPhone8  的300-400  个。此外手机轻薄化带来元器件小型化,高可靠性,这转化为了更高的元器件价格。
        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不断普及以及汽车电子化率提升,车规被动元器件市场快速扩大。纯电动车MLCC  用量将会是燃油车5.2  倍,随着汽车电子化率提升,每辆电动汽车使用的MLCC  数量有望两年翻一番。
        5G:5G  将推动射频基站和智能终端新一波高增长。5G  将搭建更多更复杂的基站,手机射频前端将更复杂应用增多,需要更多被动元器件。总的基站数将由2017  年的375  万个,增加到2025  年的1442  万个,年均复合增速18.33%。此外5G  联网设备将大幅增加,打开动元件需求新空间,料将推动被动元器件市场快速增长。
        (三)行业景气导致结构性供需缺口,被动元器件迎来涨价潮
        MLCC、R-Chip  供不应求,价格多次上调,库存天数下降,交期延长,逐步蔓延到日韩台湾大陆的大多数公司。①高利润高价值量的工业/车用中高压产品需求增加,日本厂商将部分常规产能转至车用,导致车用和常规产品均出现供不应求,且日厂有望进一步缩减常规品供给,扩大高端产品产能,新产能释放前,供需缺口有望进一步拉大。②原材料涨价压力一定程度传导至被动元件产品。③扩产周期延长,新增产能集中在新应用领域,供需紧张至少持续到2019  年。
        竞争格局来看,我们判断①  村田、TDK  等有望在车用领域强者恒强,MLCC汽车领域需求不断扩大,但车规产品性能要求高,材料技术方面壁垒更高,验证周期长,日企具有先发的技术和规模优势。②大陆厂商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短期来看,在常规产品领域涨价相对理性,扩产积极,有望提升份额,取得更多竞争优势。长期来看,在汽车等高端领域有望与韩国台湾企业比肩,甚至弯道超车,充分受益行业增长。
        (四)新领导层加快内部管理改善,加强成本管控
        公司自16  年换届以来,积极推进内部管理改善,减员增效,加强成本管控,公司费用率逐季度降低,同时剥离亏损子公司,提高经营效率。看好公司内部管理改善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
        (五)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行业景气度提升+内部管理改善双轮驱动带来的成长机会,公司将充分受益,我们预计公司17/18/19  年净利润2.08/5.99/7.9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61/21/16  倍,参考同行业历年估值水平,给予2018  年30  倍估值,目标价20.1  元,上调至“强推”评级。
        (六)风险提示:
        1、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2、涨价幅度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