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新濠国际发展-0200.HK-三大利好春暖花开,TP上调至32港元,重申“买入”-180416

《天风证券-新濠国际发展-0200.HK-三大利好春暖花开,TP上调至32港元,重申“买入”-18041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新濠国际发展-0200.HK-三大利好春暖花开,TP上调至32港元,重申“买入”-180416(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三大利好催化,6 月开幕 Morpheus 蓄力新濠天地,塞浦路斯锦上添花
我们认为新濠短期内有三大利好:1)新濠斥资 10 亿美元新建的高端酒店Morpheus(摩珀斯)预计在 6 月开幕,主打高端中场和 VIP 客户。赌桌方面,公司应该不会获批新赌桌但将调用旗下娱乐场中闲置或使用率不高的赌桌,我们认为此举将提高整体单桌赌台运营效率。Morpheus 是已故设计师 Zaha Hadid 遗作,提供约 780 间客房、套房和空中别墅,我们看好新酒店定位和设计,有望为新濠天地吸引更多高端客,较强的经营数据可能在18H2 反映;2)我们认为新濠天地 18Q1 业绩有望随着更换新运营总监 David Sisk 和巩固销售团队而改善。作为公司的营收主力,新濠天地 17Q4 由于高端中场份额下滑导致业绩疲软,主要由于原总监 Gabriel Hunterton 在运营理念和新濠天地销售团队产生一定冲突而流失较多销售骨干,加上永利皇宫和金沙在高端中场的竞争,导致这块的流失。公司在年报表示今年 1 月更换了新总监 David Sisk,原新濠影汇运营总监,在 VIP 和高端中场运营经验较为丰富。我们也发现 18Q1 新濠天地娱乐场中客流显著改善,公关人员数量和力度有所加强;3)新濠投资 14.6 亿港元于欧洲塞浦路斯综合娱乐场度假村项目,其中旗下 4 个卫星娱乐场项目有望在 18 年 6 月开始贡献业绩,而新建的利马索尔综合娱乐场预计在 2021 年为公司带来收入增长。
日本设立最多 3 处大型娱乐度假村,新濠有望成为华资日本赌牌稀缺标的
根据日经报新闻,今年 4 月日本就博彩娱乐项目细节形成初步共识,包括:1)全国大型娱乐场最多 3 处;2)日本人赌场入场费设定 6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350 元);3)日本国民进场要求和限制等。此次日本议会确认将建设 3 处大型娱乐场,将大大提高新濠进驻日本的竞标概率。我们一直强调美国金沙集团(LVS.US)和美高梅集团(MGM.US)凭借国际背景和丰富的度假村经营经验有望赢得赌牌,同样具备国际经验的新濠国际也有机会竞争,而永利度假(WYNN.US)、银河(27.HK)和云顶我们认为概率较低。永利曾与其早期日本投资人 Kazuo Okada 因股权对簿公堂,目前虽然和解但留下不好印象,此外 Steve Wynn 性丑闻也是日本社会大忌,因此永利能获赌牌机会较低。银河上周在菲律宾长滩岛项目因当地政策变化而搁浅,虽然入股美国永利,但国际经验仍不足。云顶集团在新加坡赌场经营落后金沙,加上菲律宾的事故,因此概率也不大。当然新濠进军日本需要与本地合伙人进行合作。我们认为日本将会分别在东京湾区和京都-大阪-神户地区建设大型综合度假区,同时还会在鹿儿岛、北海道等岛屿建设综合度假区。4月 12 日,新濠在大阪举办发布会,表明争夺赌牌野心。我们乐观估计日本开赌至少在 2025 年左右,新濠在未来有望成为华资日本赌牌的稀缺标的。
估值:新濠博亚估值偏低,回购+购股权显示信心,折让有望收窄,上调新濠国际(200.HK)TP 至 32 港元,上调新濠博亚(MLCO.US)TP 至 33 美元
我们再次强调 18-19 年中场+非博彩的投资主线。新濠是澳门高端中场业务开创者,旗下物业有各具特色设计风格,可以抓住各年龄层次、的高端中场顾客,配合港珠澳 2018 年港珠澳大桥有望通车,2018 年下半年城轨延长线预计建成,通车后口岸与新濠影汇毗邻,我们认为会带动新濠影汇的客流量,公司中场业务未来将持续发展。另外,新濠博亚 5 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也将在 3 月 21 日开始可以执行,加上新濠国际 4 月 10 日向众位董事授予购股权,执行价格 23.15 港元(未折价),显示出公司对于未来业绩和股价的信心。我们维持新濠博亚 2018 年 EBITDA 18 亿美元预测,公司 TTM EV/EBITDA 估值 14.1x,对比行业目前 20.8x,随着短中长利好催化,我们认为 EV/EBITDA 11.5x 较为合适,我们上调新濠博亚(MLCO.US)目标价格,从 33 美元提至 38 美元,重申“买入”评级。我们认为新濠国际相对新濠博亚的折让有望从目前的 40%收窄至 30%以下,我们上调港股母公司新濠国际(200.HK)目标价格,从 28 港元提至 32 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收紧,国内经济不景气,公司业务进展缓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