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计算机行业周报:从成果评价到经费管理,国家科技改革利好工业软件投资-210816

《华安证券-计算机行业周报:从成果评价到经费管理,国家科技改革利好工业软件投资-21081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计算机行业周报:从成果评价到经费管理,国家科技改革利好工业软件投资-210816(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迎来重大变化,金融投资作用加大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发布,科技成果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方式迎来重大变化。 《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中多处提及发挥金融投资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把市场估值、市场占有率、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还要求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联动机制,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潜在经济价值、市场估值、发展前景等进行商业化评价。 我们认为金融投资与科技成果评价的相关性将越来越强,未来资本市场或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指挥棒”之一。 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政策重大突破,人员激励力度空前8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科研经费管理意见》)发布,中央高层再次大力度为创新“松绑”。 《科研经费管理意见》从7方面提出25条举措,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 未来,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到60%,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 我们认为,对科技创新“个体”如此大力度的财政支持,强调了科技人员和脑力劳动的价值,将有效激励研发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成果评价和经费管理相继改革,工业软件获得中长期利好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和产业存在相互脱节、“重硬轻软”、“好钢用不到刀刃上”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工业软件受制于人就是这些弊病的缩影。 对数学、物理、材料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脱节,使得工业软件的底层技术长期被“卡脖子”;对设备和材料费用的过分强调,使得软件研发人员的价值长期无法被激励和兑现。 《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科研经费管理意见》近期相继发布,是科技领域改革的重大突破,未来必然会为工业软件,乃至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长期利好人力和智力投入型行业的投融资和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智能汽车:中科创达、德赛西威、道通科技、锐明技术、千方科技。 工业软件:中望软件、霍莱沃、中控技术、用友网络、盈建科、宝信软件。 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大华股份、海康威视、虹软科技。 网络安全和信创:奇安信-U、安恒信息、深信服、启明星辰。 风险提示1)疫情加剧降低企业信息化支出;2)财政与货币政策低于预期;3)供应链波动加大,影响科技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