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放宽外资持股限制在短期内出现重大变化的可能性较小-180419

《国泰君安-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放宽外资持股限制在短期内出现重大变化的可能性较小-18041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放宽外资持股限制在短期内出现重大变化的可能性较小-18041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当前放宽外资持股比例上限给外国品牌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 单打独斗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吗?毫无疑问,合资企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过去几十年汽车行业的增长中受益匪浅:2001 年至2010 年,汽车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4%,2011 年至2016 年也在政府一定程度的支持下录得显著增长,尤其是2013 年和2016 年。但是,我们认为前路并不平坦。在此我们对市场规模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现阶段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并非易事。合资品牌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品质和技术的提升,德国/日本/韩国品牌至今一直很受欢迎。但是,我们认为合资品牌的中国合资方也是成功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外方管理者可能无法理解的隐性方面。因此,与中方合资使他们能够为中国市场打造最好,最适合的产品。最常见的形式是推出更长的轴距。参照国际市场,日本拥有开放程度最高的汽车市场,其对进口车没有关税,对外国企业也没有限制。然而市场上仍然充斥着本土品牌(2017 年销售排名前9 名均为日本品牌),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量身打造更适合当地市场产品的能力更强。中国的例子是通用凯迪拉克,中国是其最大的市场,比美国市场更大。高管还表明,他们认为没有中国合资方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就不会取得如此成就。同时,日产和本田也并无计划改变或重新谈判新的资本结构。这意味着合资品牌仍然对这一利好持怀疑态度,目前没有明确的决定。
汽车市场瞬息万变,我们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风险。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中国汽车行业正从“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转变,汽车销量增长速度下降。自主品牌继续往高端走,而中高档 / 豪华的合资品牌试图降价促销。竞争正在加剧,销售与以前年度背离的情况将在未来持续。某些合资品牌饱受激烈竞争的困扰,韩国和法国品牌在2017 年都创下最差年份的纪录,主要原因是其对消费者偏好的反应迟钝导致产品竞争力削弱。未来几年,随着燃油消耗的规管以及新能源汽车标准的收紧,“双积分”计划将于明年全面实施,行业的变化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保守可能是更好的未来策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最重要的事宜,由于时间紧张,可见大多数品牌去年并未达到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2017 年99 家公司中有44 家积分为零。另一方面,盈利能力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另一个关键问题,以及不达标将会带来高昂的合规成本,不仅是财务方面,而且还有停产的风险。若与本地企业合作,有利于直接获得其额外的油耗积分或新能源积分。如若单打独斗,外国品牌需要单独承受合规成本。此外,不断降低的补贴将对盈利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认为更应该全力关注的是打造能够取得补贴最多的车型,而非重新谈判合资安排。因此,我们认为尽管与中方合资虽然会降低利润份额,但具有战略意义。
为下一个增长周期做准备已投入巨大成本。在过去的两年中,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厂商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品时间表。因此很多计划已经处于进行时,单飞成本巨大,并且会推迟进程,而合资品牌本可避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尽管利润丰厚,但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险依然存在。我们认同目前市场上公司之间合作是最好策略,中方伙伴在本土更具备生产和运营方面的优势。因此,我们看不到外国品牌单飞的强烈动机。这也可以参照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大多数股权结构并不是目前的50:50 比例,而是中国合资方持有更大份额,因为外国品牌并不乐意在全新的市场承担过多的风险。因此,在时间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我们认为目前外国品牌单飞为时尚早。
行业看法:市场再次出现负面反应,华晨汽车(01114 HK)、北京汽车(01958 HK)和广州汽车(02238 HK)领跌,过去一个月分别下跌32.7%/ 26.2%/ 27.2%。对行业的影响表面看似很大,但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当前的行业格局,汽车市场短期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对股权结构的放宽反应过度。我们认为当下的情况对纯自主品牌有利,然而我们仍维持对华晨汽车和广州汽车“买入”的投资评级。首选股票仍为吉利汽车(00175 HK),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32.10港元,未来几年领克品牌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