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材料业绩亮眼,产业链拓展可期-180420

上传日期:2018-04-21 11:18:57 / 研报作者:郭荆璞2014年石油化工最佳分析师第3名
2013年石油化工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刘强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材料业绩亮眼,产业链拓展可期-180420.pdf
大小:57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材料业绩亮眼,产业链拓展可期-180420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材料业绩亮眼,产业链拓展可期-180420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材料业绩亮眼,产业链拓展可期-1804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材料业绩亮眼,产业链拓展可期-1804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6亿元,同比增长171.42%;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72.07%;基本每股收益0.798元,同比增长97.52%。
        公司公告拟以2017年末总股本1,122,764,986股为基数,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0.6元(含税),应付普通股股利67,365,899.16  元。本年度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
        点评:
        锂电材料业绩再突破,龙头地位更加稳固。2017年公司锂电池材料经营业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36亿元,同比增长4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5亿元,同比增长  101.31%。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三项业务加起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达到72.98%,其中正极材料销售量21,447吨,同比增长19.4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60亿元,同比增长70.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179.54%,负极材料销售量30,912吨,同比增长36.75%,主营业务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26.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76%。在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上,公司正极材料连续四年位列第一、负极材料2017年首夺榜单第一、电解液2017年位居榜单第四,是国内锂电材料领域绝对的龙头,2017年业绩再突破使得公司地位更加稳固。
        新能源汽车业绩高速增长,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再创新高。2017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45亿元,同比增长  476.64%,毛利润达到0.39亿元,同比增长350.54%。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成为锂电材料之外的又一增长极,驱动公司业绩再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主要包括PACK业务、充电桩建设与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和整车设计研发业务。全年公司销售PACK约1500套,在33个城市建设运营充电站,“驾呗”分时租赁已入驻广州、深圳、上海、长沙等7个城市,单车日均出租率25%,在华南广州市场排名第一,同时,2017年公司取得了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资质,自主研发的1.5吨纯电动物流车型、0.5吨纯电动物流车型等进入工信部公告,并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公司有望以其在锂电材料领域的地位为依托,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在细分领域取得一定市场份额。
        能源管理服务业务稳步开展,“制造+运营”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公司能源管理服务业务主要以储能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为核心提供综合能源开发与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本着最大程度为用户节省成本的原则,公司在提供储能服务的同时,为用户配套适当的光伏发电项目,实现相较储能更低的能耗成本,通过“储能节电”、“光伏发电”和“光储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能源管理方案,终端客户主要为高耗电,有节能、降需等需求的大型工商业企业。2017年能源管理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39.21%,主要系光伏业务组件销量大幅增加及光伏电站投运产生效益所致,储能项目处于投资建设期尚未能盈利。2017年公司总计开发光伏项目近150MW,累计并网发电项目109.48MW;储能方面,公司实现了北京中裕世纪酒店商业储能项目、金坛沃德丰工业储能项目、无锡利特尔工业储能项目等多个项目的落地。“光伏+储能”的模式受到认可。公司采用“制造+运营”的模式,致力于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定位于服务平台。随着储能项目建成和平台服务越来越完善,未来自持运营业务可能迎来增长。
        非新能源业务回报丰厚,改善现金流结构。新能源业务之外,公司还从事服装品牌运营业务和类金融创投业务。2017年服装业务收入  6.66亿元,同比增长27.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7.48  万元,同比增长36.16%,金融股权投资业务收获分红7815.55万元,出售持有股票获得投资收益4.66亿元,类金融业务实现净利润  1,169.50  万元。非新能源业务对于改善经营现金流、缓解资金压力具有积极作用,多元化业务结构也使得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02亿元、143.40亿元、191.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6亿元、12.16亿元、15.48亿元,EPS分别为0.89、1.08、1.38元,对应4月19日收盘价(18.18元)的市盈率分别为20、17和13倍,公司作为材料龙头将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公司具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行业地位,鉴于此两点,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股价刺激因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超预期;储能市场超预期发展;服装业务业绩超预期。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降风险;服装业务对业绩的影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