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点评:净值转型进入冲刺期,理财公司居舞台中央-210816

《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点评:净值转型进入冲刺期,理财公司居舞台中央-210816(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点评:净值转型进入冲刺期,理财公司居舞台中央-210816(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8月13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 本文结合该报告,对银行理财整改、产品发行、资产配置、业务发展等方面进行解读,并对银行理财公司运行及发展做针对性分析。 理财市场:净值占比已近8成,年内完成绝大部分整改任务无虞。 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5.80万亿元(YoY+5.37%),较1Q21增加0.77万亿元,较年初略降600亿左右,整体规模相对平稳。 通常季末月份会有部分银行理财回流表内,预计截至当前时点,存续理财规模较年初会有一定增长。 净值型理财占比环比1Q提升6pct至79.03%。 结合目前净值型占比及银保监会领导讲话,预计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时,银行理财将会完成绝大部分整改任务。 监管环境:配套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严监管强监管成为常态。 2021年上半年,在资管新规大框架下,关于银行理财的配套细则进一步完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出台。 同时,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延续严监管强监管态度,通过持续非现场监测、现场检查等方式,从严压实主体责任。 理财产品:产品转型持续推进,主题特色更加鲜明。 1)理财规模分布集中度较高,国有行、股份行及理财公司三类机构发行与存续理财产品规模合计占比均超8成;2)产品运作上,开放式理财募集金额占比提升至93.9%,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稳步上升;3)理财收益率稳中有降,6月份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52%,较年初下降37BP,破净产品占年内发行产品总数的0.54%;4)产品类型上,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较年初提升3.8pct至88.2%,混合类产品占比较年初下降3.9pct至11.5%,权益类占比仍稳定在0.3%附近;5)资产配置上,债券类资产持有余额19.29万亿(其中同业存单3万亿),占比较年初提升3.05pct至67.31%,非标余额较年初增长19.0%至3.75万亿,增配或与认定口径变化有关;6)“双碳”背景下,ESG主题理财成为新热点,截至6月末,全市场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余额429.25亿元,较年初增长49.5%。 理财公司:阔步迈入舞台中央,未来产品将更加丰富。 自2019年全国首家理财子公司开业以来,理财公司规模快速增长,母行产品向子公司划转持续推动。 截至1Q21,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7.61万亿元,成为第一大机构类型。 2Q理财公司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升至10.01万亿元,规模季环比增长31.5%,规模占比季环比提升8.4pct至38.8%。 下一步,银行理财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布局,在发挥固定收益类资产比较优势基础上,渐进式开展权益等资产配置。 同时,ESG、养老、粤港澳大湾区等特色主题理财也将更为丰富。 鉴于银行理财公司在投资范围等方面的诸多政策红利、产品体系布局规划更为完善,叠加“跨境理财通”等业务试点有望为理财公司产品扩大客群覆盖,我们预计后续理财公司产品将更加特色化。 同时,未来理财公司将持续加大投研体系建设力度、增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综合运用多策略及量化工具等方式做好净值回撤管理,借助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资管。 风险提示:净值型产品可能面临净值波动加大和回撤问题;客户真实风险偏好回归可能对理财规模形成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