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业绩增长是硬道理-180501.pdf
大小:63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业绩增长是硬道理-180501

中泰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业绩增长是硬道理-180501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业绩增长是硬道理-1805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业绩增长是硬道理-1805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华友钴业近日披露了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43%;实现净利润18.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5.1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96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37.70%。全年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流出17.95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07亿元,同比增长150%,环比增长49%,实现归母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1274%,环比增长89%。第四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流出5.75亿元。    
        公司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在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31亿元,同比增长96.36%,实现归母净利8.51亿元,同比增长238%。  
        1.公司业绩与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价格:  
        1)金属钴价格大幅增长:2017  年底低品位金属钴价格突破35  美元/磅。全年低端钴均价26.6  美元/磅,同比大涨126%。截止4月25日,MB低端钴低幅价格已进一步上涨到了43.70美元/磅。  
        2)钴产品销量基本持平。2017年,公司共销售钴产品20663  吨(金属量),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去年的销量为20916吨)。根据安泰科公司测算的2017  年钴消费量情况,公司钴产品销量约占国内消费量的35%,占全球消费量的18%。  
        3)钴自供比例略有下降。全年公司共生产钴金属量23720  吨(含受托加工的3943吨)。子公司自供钴矿原料仍占当期原料采购总量的约45%(相当于公司当年的自供量约8899吨,2016年为近50%)。  
        4)钴毛利率小幅上长。主要受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钴业务的毛利率继续上升,2017年全年为38.90%,高于2016年的17.68%和2017年上半年的38.30%。  
        5)公司铜业务与三元材料业务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如2017年,受铜价走高、铜销量增长5.8%影响,公司铜业务贡献的毛利为19966万元,去年为13241万元;公司三元材料业务销量为8330吨,同比增长234%,贡献了毛利9929万元(毛利率14.52%),去年毛利仅为388万元(毛利率2.90%)。  
        6)钴毛利率的走高,推动公司毛利率上升。2017年公司的毛利率达到了34.39%,远高于2016年的16.32%。2018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为35.11%,高于2017年的水平,但低于2017年4季度的36.39%,需关注随着价格上升、竞争趋于激烈导致的成本上升的影响。  
        2.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较差,应收增加与保障原材料贡献大。公司四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出达5.75亿。原因主要是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增多,相较于3季度末,公司应收项目增加了20亿;同时,公司存货增加了近10亿,在保障了公司中长期发展的同时,也占用了很多的现金流。全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流出17.94亿,同比2016年末来看,主要是应收预付和存货项目上升导致的。    
        2018年一季度,公司仍然出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出1.61亿元,因公司存货进一步增加6亿至54.46亿元,应收帐款增加6.14亿到19.64亿,预付帐款也增加了近4亿,还好应付项目的增加弥补了一些现金流问题。  
        3.公司矿山项目积极推进,2018年贡献积极。    
        1)刚果(金)PE527  铜钴矿权区收购及开发项目、MIKAS  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且均已投产,2018年合计料将贡献3500金属吨的钴原料。CDM  钴扩产和湿法硫化矿应用技改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公司还收购了LUKCY  RESOURCE  公司51%的股权,入股了NZC  公司和AVZ  公司,为公司的战略落实储备了更多的钴锂原料资源。  
        2)公司三元前驱业务逐步进入到规模化扩张扩张与收获阶段。在产品方面,三元前驱体形成了NCM523/622/811、NC、NCA  等多款型号的系列产品。产品研发认证也取得了新突破,部分高端三元前驱体产品通过BASF、LGC、当升、杉杉等知名企业的认证,并进入世界知名品牌汽车和特斯拉储能产业链,部分622  产品批量进入日本市场,811产品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并已具备量产能力。产能方面,公司2万吨三元前驱产能早已到位,并正在谋求大规模的扩张。  
        4.钴行业展望,2018年,供需持续短缺。供给方面,2018  年钴矿新增实际产量有限(近来,法律诉讼也侵袭了复产中的嘉能可加丹加项目,存在打乱该公司复产节奏的可能,进一步约束供给增量),新增产能投放仍需时日,而且对供需平衡的冲击是受控的;但从需求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的释放步伐加速,三元电池占比提升,需求增速不减。在2018年,钴的供需平衡仍然较为紧张(短缺近4000吨),钴价上扬态势仍可延续。  
        5.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和4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分别为17倍和15倍;行业景气持续向上,公司业绩高增长,低估值,我们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钴铜价格下跌风险;汇率风险;钴供应产能释放快于/高于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或销量不及预期;刚果金政局、法律风险与民采矿人权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