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2018年15期:通胀焦虑下的美元反弹-180501

《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2018年15期:通胀焦虑下的美元反弹-18050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2018年15期:通胀焦虑下的美元反弹-180501(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回顾2016年底以来的美元走势,经济层面的欧强美弱是推动美元持续疲软的关键动因,但步入2018年,欧美经济动能的相对强弱正在反转,美元跌势随之放缓,欧元兑美元高位盘整。近期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引发的通胀焦虑进一步打破了既有的脆弱平衡,引发欧元兑美元的快速下跌,并推动美元指数走高。对于人民币来说,在宏观稳杠杆持续推进的前提下,美元的反弹并不会改变人民币2017年二季度以来的双向波动格局。具体观点如下:
美元反弹的经济基础:基本面从欧强美弱切换至美强欧弱。从基本面的角度观察,2016年底以来的弱势美元和欧美经济的相对强弱密切相关。2017年欧元区经济表现持续好于预期,同期美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尤其是二、三季度,经济层面的欧强美弱推动美元兑欧元在2017年累计贬值达17.8%,其中分化最为严重的二、三季度,美元的跌幅就达14.3%。但步入2018年,基本面正从欧强美弱切换至美强欧弱,欧元区制造业PMI已连续三个月回落,经济的走弱或再一次延缓欧央行退出QE的步伐,而美国PMI仍能维持高位震荡,欧元随之呈现疲态。在近期快速下跌之前,欧元兑美元已盘整近3个月,期间欧元兑美元投机净多头头寸持续减少,市场情绪的天平正在向美元倾斜。
近期美元上涨的诱因:通胀焦虑。近3个月的盘整过后,4月中旬以来欧元兑美元累计下跌2.9%,并推动美元指数在在过去两周分别上涨0.6%和1.3%,其中1.3%是美元指数2016年底以来的单周最高涨幅。我们认为通胀焦虑是近期美元上涨的关键诱因,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近期通胀预期再次升温,10年期美债一度突破3.0关口,先前已收窄至40bp的期限利差(10年期-2年期)再次走阔。2016年底以来,美债期限利差持续收窄,德债利差则维持高位,从套息交易的角度来说这有利于欧元的走强,但近期通胀焦虑引发的长债利率上行打破了既有的脆弱平衡,引发欧元兑美元的快速下跌。
人民币有望维持2017年二季度以来的双向波动格局。在美强欧弱的经济格局下,2016年底以来的弱势美元势必会跌势放缓乃至反弹,人民币兑美元也随之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更为重要的是预期是否会再一次恶化。我们之前的报告中多次提及,宏观杠杆率的企稳是2017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大幅改善的关键,在宏观稳杠杆持续推进的前提下,我们对汇率预期持乐观态度,人民币也有望维持2017年二季度以来的双向波动格局。从这个角度观察,中美贸易争端是否会冲击国内稳杠杆的政策定力值得密切关注。
上周地产销售环比回升,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文件下发,4月土地成交同比下降;电力耗煤环比继续回升;钢价延续偏强走势;猪价跌幅进一步收窄,菜价跌幅扩大;央行OMO净回笼2700亿元,隔夜市场利率大幅下行,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去杠杆大方向不变、节奏有所趋缓;美国一季度GDP超预期,美元指数走强,离、在岸人民币双双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