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上海医药-601607-医药工业快速增长,医药商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180502

《东吴证券-上海医药-601607-医药工业快速增长,医药商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1805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上海医药-601607-医药工业快速增长,医药商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18050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一、事件:
公司发布2018 年度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63.86 亿元,同比增长9.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0 亿元,同比增长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6 亿元,同比增长6.08%。
二、我们的观点
1、医药工业快速增长,研发费用持续增加。
2018Q1,公司医药工业销售收入49.6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82%,毛利率 59.44%;医药工业主营业务贡献净利润4.22 亿元,同比增长21.02%。收入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扣除两项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为12.44%。我们估算,排除高开的影响,工业的增长约16%。
公司继续加快研发创新的项目进度与合作力度,一季度研发费用总额1.74 亿元,同比增长9.95%。
创新药方面,公司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片剂(拟用于治疗艾滋病慢性异常免疫激活)、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CC-DM1偶联剂(拟用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共获得3个临床试验批件。公司深化研发的开放合作,美国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已经启动运行。
公司继续全力推进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力争通过一致性评价占领市场先机,目前公司立项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数量全国领先,新增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完成评价并申报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3个品种完成申报,近1/2的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公司坚持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发展,强化产业链延伸配套,推进独家原料药银杏酮酯向高端制剂延伸,以人民币2.8亿元收购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51%股权。
2、医药商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8Q1,医药商业实现收入314.23亿元,同比增长7.12%。医药商业主营业务贡献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0.61%。扣除两项费用率后的营业利润率2.71%,营业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积极顺应国家两票制政策,在完善网络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纯销业务比重,纯销增长速度高于调拨的减少速度。继去年收购康德乐中国后,公司一季度收购了安徽合肥竟成医药有限公司51%股份,收购四川国嘉医药科技公司10%股权等,深化了公司在四川、安徽、内蒙、广东等省份的重点地市级业务覆盖。
同时,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进口药品代理商和分销商,代理进口药品223个品规。近日公司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品市场拓展及为患者提供渠道增值服务等领域优先展开合作。
3、DTP药房带动零售板块增长,积极布局新零售"互联网+"业务平台。
2018Q1,公司医药零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12.78%,毛利率15.95%,扣除两项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0.14%。
公司收购康德乐中国业务后,上药云健康正式启动与康德乐中国DTP药房整合工作,随着康德乐中国的DTP门店的加入,将进一步确立公司国内新特药DTP业务的领先地位。我们估计DTP药房目前实现收入超4亿,DTP药房的快速增长带动零售板块较快增长。
于此同时,上药云健康作为公司发展处方药新零售"互联网+"业务平台,公司与众安保险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借助众安保险在金融分期、健康保险、大数据风控等多方面资源,与其在医疗金融创新支付模式及大健康管理等领域展开深入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医疗金融创新模式。
4、应收周转率有所降低,但销售毛利率、净利率进一步提升。
受两票制调拨业务改直销业务影响,公司应收周转率有所降低。2018Q1,公司应收周转率1.05%,同比降低0.09pp。但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均进一步提高,抵消了一部分不利影响。毛利率、净利率提升说明了公司作为全国性商业公司,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18-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512.04 亿元、1671.86 亿元和 1848.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71 亿元、45.88 亿元和 51.17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40 元、1.61 元和 1.80 元。我们认为公司医药工业维持快速增长,且研发持续投入,在研品种有望厚积薄发;医药商业受益两票制集中度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四、风险提示
新品研发和上市低于预期;药品销售和招标价格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