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传媒行业周报:小米将港股IPO,关注流量变现-180507

《国盛证券-传媒行业周报:小米将港股IPO,关注流量变现-180507(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传媒行业周报:小米将港股IPO,关注流量变现-180507(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观点:上周传媒行情仍旧平淡,主要是因为Q2行业淡季,催化剂较少所致。随着小米发布港股IPO招股书,资本市场即将迎来另一互联网巨头。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耗的行业背景下,拥有较高流量份额的公司在产业链中有较高的议价能力;而在付费习惯逐渐好转的时代,流量变现也迎来黄金时期。继上周专题分析视频平台奈飞和爱奇艺之后,这周我们重点分析小米互联网业务的成长性。同时建议重点关注A股的流量平台中长期的成长价值。受益于版权保护政策利好的版权平台【捷成股份】【视觉中国】;掌握线下流量的院线渠道【万达电影】【横店影视】;腾讯游戏生态受益标的【迅游科技】【完美世界】,有自有流量的游戏公司【金科文化】;互联网金融龙头【东方财富】;掌握线下流量的【分众传媒】;房产O2O【国创高新(Q房网)】。
每周专题: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解析:硬件获客,流量变现(1)小米互联网板块收入增速达到51.4%,高于苹果的23.1%,但收入规模小米仅为苹果的1/20。(2)我们测算2017年苹果互联网服务ARPU为226.6元(人民币),而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单用户收入为57.9元,约为苹果的1/4。(3)互联网服务板块内部收入结构中,苹果以增值服务为主,占比达到88.2%;小米涵盖广告和增值服务,其中广告业务占比过半,增值服务占比为43.3%。(4)以游戏分发为主的应用商店业务在两家公司增值服务收入中占比最高,苹果除应用商店外其他增值服务收入贡献占比达到57.1%,远高于小米。(5)小米与苹果的差距主要来自于海内外互联网经营环境的差异,包括用户付费习惯、路径依赖等。流量红利消失时代,小米广告业务需要把握渠道优势探索多元变现形式;增值业务需要结合已覆盖赛道特点,通过自有内容开发、垂直细分布局等方式提高渗透率和付费指标。
风险提示:文化领域监管政策趋严风险;部分个股估值过高风险;部分个股商誉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