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吴证券-恒瑞医药-600276-19K审批完毕,重磅品种有望近期上市并实现弯道超车-180509

上传日期:2018-05-10 10:38:52 / 研报作者:全铭2017年医药生物最佳分析师第2名
焦德智2017年医药生物最佳分析师第2名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东吴证券-恒瑞医药-600276-19K审批完毕,重磅品种有望近期上市并实现弯道超车-180509.pdf
大小:95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吴证券-恒瑞医药-600276-19K审批完毕,重磅品种有望近期上市并实现弯道超车-180509

东吴证券-恒瑞医药-600276-19K审批完毕,重磅品种有望近期上市并实现弯道超车-180509
文本预览:

《东吴证券-恒瑞医药-600276-19K审批完毕,重磅品种有望近期上市并实现弯道超车-18050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恒瑞医药-600276-19K审批完毕,重磅品种有望近期上市并实现弯道超车-18050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一、事件:  
        5月8日,CFDA网站信息显示,恒瑞重磅品种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9K)上市申请(CXSS1700005)的审批状态已经变更为"审批完毕-待制证"。我们预计该品种有望近期上市。  
        二、我们的观点:  
        1.医保目录调整推进长效G-CSF替代进程,竞争格局将呈三足鼎立  
        升白药是用于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增加血液中白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的药物,分为一般升白药物、激素类升白药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相比于前两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更强的功效和更小的副作用,成为升白药市场的主力。是国内外临床指南首推的用于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治疗药物,包括短效和长效两种类型。短效G-CSF在每个化疗周期内需要每日给药1~2次,长效G-CSF主要通过聚乙二醇修饰来制备,在一个化疗周期中往往只需给药1次。          
        目前国内长效G-CSF产品只有石药集团的津优力(3mg)和齐鲁制药的新瑞白两家,国内长效G-CSF增速明显,PDB数据显示样本医院终端销售额达4.49亿元,同比增长256.08%,在国内G-CSF药物中占比已经快速提升至35.13%。其中2017年石药和齐鲁市占率分别为45%、55%,自2015年上市以来长效G-CSF市占率不断抬升,提升至35.13%,2017年医保目录调整,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整个长效G-CSF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安进Neulasta上市第一年就凭借疗效优势获得4.64亿美元的收入,并不断挤压Neupogen市场,2003年完成超越并不断提高。因此,无论是从药效还是医保支付方面,长效G-CSF对于短效G-CSF的替代大势所趋,并有加速替代的可能。
        Pdb数据显示,2015-2016年随着国内长效G-CSF陆续获批上市,整体G-CSF市场随着创新品种的上市而不断增大。
        2017年石药和齐鲁市占率分别为45%、55%,新瑞白自2015年上市以来市占率不断提升。预计恒瑞上市后将与石药、齐鲁三足鼎立。
        2.研发审批难度大,价格体系有望维持稳健
        随着生物仿制药的涌入,加上国内在研竞品少,我们认为G-CSF市场总体上不会像化学仿制药一样出现巨大的萎缩。公司2017年3月24日重新申报生产,2017年5月23日进入拟优先审评目录。722事件后,整体审评审批严格,耗时长,未来新入者面临挑战大。
        由于生物仿制药要求严格,审批的难度和模仿难度都极大,根据IMS对生物仿制药进入市场的影响调查报告得知,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各类生物仿制药降价幅度都在15-30%左右,不会出现化学仿制药大幅度降价的可能(平均80%幅度),市场的规模和药品价格能得到一定的保证。
        3.国内肿瘤行业龙头,科室协同促进19K后来居上
        公司是国内肿瘤行业龙头,2017年公司抗肿瘤药物收入57.22亿元,同比增长18.47%,占整体营收的43%,是公司核心发展业务。而19K主要用于白血病化疗过程,因此,我们认为肿瘤科室协同作用有利于19K上市后快速放量。  
        与此同时,尽管津优力、新锐白上市时间早,但并未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整个长效G-CSF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公司有望在本次品种大幅增长的时间点上,充分发挥肿瘤业务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后来居上。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为172.25亿元、215.59亿元和272.5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0.05亿元、49.90亿元和62.59亿元,EPS分别为1.41元、1.76元、2.21元,对应PE为60.7X、48.7X、38.9X。我们认为,公司创新药品逐渐发力,同时医保目录调整以及药品招标将为公司药品带来放量,制剂出口业务稳定提升,丰富的品种储备以及大比例的研发投入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四、风险提示:
        公司药品招标低于预期;药品审评审批进度低于预期;研发管线进度低于预期;制剂出口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