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天风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上半年产销两旺,一体化布局助力业绩持续提升-210817

上传日期:2021-08-17 20:20:28 / 研报作者:杨诚笑2022年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3名
2021年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4名
2021年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20年水晶球有色金属 最佳分析师第4名
2020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20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19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19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19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5名
2018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2名
孙亮2022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3名
2021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4名
2021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20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20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19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19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5名
2018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17年水晶球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最佳分析师第3名
2017年水晶球有色金属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名
田源2022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3名
2021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4名
2021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20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20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19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19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5名
2018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17年水晶球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最佳分析师第3名
2017年水晶球有色金属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名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天风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上半年产销两旺,一体化布局助力业绩持续提升-210817.pdf
大小:27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天风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上半年产销两旺,一体化布局助力业绩持续提升-210817

天风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上半年产销两旺,一体化布局助力业绩持续提升-210817
文本预览:

《天风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上半年产销两旺,一体化布局助力业绩持续提升-2108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华友钴业-603799-上半年产销两旺,一体化布局助力业绩持续提升-2108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报告期实现营收142.94亿元,同增57.91%,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增319.91%。

其中Q2单季度营收78.69亿元,同增70.05%,环增22.49%;归母净利润8.14亿元,同增389.94%,环增24.46%。

产销两旺,创历史最好记录上半年公司前驱体生产30,982吨,同增138.25%,销售29,180吨,同增128.95%;钴产品生产18,309吨(含受托加工和自供新能源业务),同增26.07%,销售12,206吨,同增17.82%;铜生产52,861吨(含受托加工业务),同增9.24%,销售43,835吨,同比持平。

公司产销两旺,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半年度产销记录。

价格方面,上半年铜均价6.67万元/吨、钴均价34.95万元/吨,6系前驱体均价11.56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50.16%、33.01%、37.02%。

受益于价格的上涨,公司产品吨毛利大幅提升,铜吨毛利2.84万元/吨、钴7.92万元/吨、前驱体1.83万元/吨,量价齐升,推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有力保障未来业绩持续增长项目建设:1)华越镍湿法项目(6万吨)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华科火法项目(4.5万吨)上半年开工建设,华飞湿法项目(12万吨)正式启动;2)衢州区年产3万吨硫酸镍和5万吨高镍前驱体项目正常推进;3)四个合资公司中,浦华、乐友2021年进入稳定量产阶段,华金和华浦部分产线上半年开始批量供货;4)广西巴莫5万吨正极、10万吨前驱体项目开始前期工作。

随着在建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一体化带来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有力保障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一体化布局,成本及技术优势助力产品快速放量一体化布局,延伸产业链至正极,有望在产能快速扩张中占据优势。

公司相较于其他前驱体&正极企业具有钴、镍自供原料,更具有成本优势;原料自供可节省中间品结晶、运输、溶解等费用;稳定的原料保障可保证对客户供货的稳定性,利于下游客户产品快速放量,更具有渠道优势;此外公司通过不断研发,中高镍NCMA前驱体产品成功进入C样阶段、获得欧美高端车企产业链定点;5款8系NCM新产品进入产线10吨到百吨级认证、1款实现批量化生产;多款9系NCM高能量密度前驱体新产品进入产线5吨到几十吨级认证阶段。

成本及技术优势,助力产品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及评级:因产销旺盛,一体化布局显成效,上修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29.30、38.52和45.20(25.68、35.18和39.22亿元),对应PE为52x/40x/3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新技术导致钴被替代,供给大幅增加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