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证券行业观察-180511

《中泰国际-证券行业观察-18051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国际-证券行业观察-18051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周市场回顾
香港市场:(5 月4 日-5 月10 日)恒生指数全周累涨1.64%。周四,恒指收报30809.22 点,涨273.08 点,恒生国企指数涨0.4%。
内地市场: 上证综指收3174.41 点,全周累涨0.48%;沪深300 周四收3893.06 点,全周累涨2.64%;创业板指数周四收1865.36 点,全周累升0.51%。
券商板块: 本周市场港股券商板块整体有所下滑,累计跌0.67%,海通国际全周累升0.66%,国泰君安国际累跌0.85%,中信证券(港股)累跌0.11%,华泰证券累跌2.26%。
中泰观点
香港证监会调控市场风险,加强对孖展融资管理。由于港股走强,近年投资者对孖展融资需求增加。据数据显示,2017 年底,香港券商保证金融资额度高达2060亿港元。然而,因孖展融资业务具有低成本、高杠杆的特性,在潜在的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据统计,当前所有持牌法团的未偿还融资/总股本比例已攀升至55.3%。2017 上半年底港股的细价股灾正是由于孖展业务的高杠杆高风险,股价波动加剧使资金断裂而致。鉴于孖展借贷规模骤增及抵押品质量下降,港证监会提出去杠杆,压缩孖展融资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有效调控市场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与A股市场2018年去杠杆主题呼应。
在港中资券商对孖展业务依赖较高,短期业绩或受影响。目前,在港中资券商是孖展融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市场份额约占香港保证金借贷市场的40%。2017 年各家中资券商孖展融资贷款结余分别为:海通国际164 亿港元,国泰君安国际129 亿港元,交银国际64 亿港元,耀才证券78 亿港元,兴证国际44 亿港元,英皇证券49 亿港元。其中,国泰君安国际的孖展融资余额/总股本比率高达117.5%,海通国际对应比率也达64.5%。若此番政策顺利出台,孖展融资规模缩小,券商利息收入或将在短期内遭受负面影响。
在港中资券商积极调整孖展业务布局,加强孖展融资业务稳定性。由于细价股价及港监会多次发文倡导孖展业务整改,多家券商开始通过多种措施压缩保证金融资业务:包括直接压缩孖展借贷规模;收紧孖展借贷乘数;调整孖展贷款结构,降低抵押物中流通量小,市值低的股票比例等。具体而言,国泰君安国际将孖展融资业务的对象从小盘股转向大盘股,并实施分级风险定价策略;交银国际提高孖展融资抵押品的减值储备,2017 年作出拨备准备1980 万港元;兴证国际则引进有经验的风控人才,完善风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