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策略周报:“MSCI”的确定性影响-180514

《上海证券-策略周报:“MSCI”的确定性影响-18051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策略周报:“MSCI”的确定性影响-18051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
1、1200亿人民币增量,市场影响不大
根据A股纳入MSCI节奏,分两步实施5%的纳入。第一步纳入2.5%,预定在2018 年5 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6 月1 日生效;第二步纳入后达5%,在2018 年8 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9 月3 日生效。
沪股通/深股通的制度建设是A 股能够成功"入摩"的重要基础,沪股通和港股通目前每日额度平均剩余超过120 亿元,非常充裕。分两次纳入方案是基于此前沪深股通每日130 亿额度限制,近日证监会公告,自2018 年5 月1 日起,沪深股通每日额度均由130 亿元上调至520 亿元。这一方面是落实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回应和满足了MSCI 将A 股纳入方案一次性实施的前提要求,A 股有望在6 月份按5%一次性实施纳入。
关于增量资金,今年按5%纳入预计将带来1215亿人民币增量资金。如果按照两步走的流程,预计6 月和9 月分别有约600 亿资金流入。这部分资金主要是以MSCI 为基准的指数基金。此外公募基金密集申报MSCI 相关产品,布局积极。2017 年6 月宣布A 股纳入MSCI 后,国内公募基金陆续布局MSCI 相关产品,截至目前共有14 家基金上报了合计32 个MSCI 产品,共有15 个是MSCI 中国A 股国际通指数基金,其中8 只已发行。
短期来看,A 股纳入MSCI 的增量资金规模不大,但应重视A 股正式纳入MSCI 事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正面影响。
中期来看,参考韩国和台湾的案例,被纳入MSCI 新兴指数后,短期都会使国际资本流入,每次MSCI 对于市场占比的扩大也会对短期内的国际资金流入带来积极影响,但中长期关联不大。
长期来看,A 股纳入MSCI 将促进A 股国际化,改善A 股投资者结构,倒逼市场制度和规则的进一步成熟完善等。
2、成分股名单悬念不大。大金融、大消费行业最受益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通过官网宣布,将于欧洲中部时间5月14日下午11时,即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5时,公布一系列MSCI指标的半年度审查结果。哪些公司可以被纳入指数,在下周二开盘前即将揭晓。今年3 月MSCI 公布了最新的纳入成分股,共235 只,权重较大的个股包括贵州茅台(4.49%)、中国平安(3.78%)、招商银行(3.19%)、海康威视(2.02%)、美的集团(2.00%)等。我们预计本周二公布的成分股调整范围有限,没啥悬念。
行业方面,235 只成分股主要集中在大金融(33.62% )和大消费板块(24.46% )。从一级行业来看,潜在纳入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银行(19.65%)、非银金融(13.97%)、食品饮料(9.58%)、房地产(6.15%)、电子(5.51%)、医药生物(5.04%)等。
因此,大金融、大消费行业是A股纳入MSCI过程中,市场表现受到提振的主要行业。
3、北水汹涌与下降楔形--5、6月份的趋势与风格判断
在前期策略周报我们从3月26日以来北向资金的持续净买入,以及上证50指数技术面推演的三个路径角度,判断未来4月底5月初该指数出现较大级别反弹是大概率事件。A股纳入MSCI作为事件性催化剂将强化这一因素,最终使得5、6月份A股市场的环境表现为坎坷反弹与低系统风险的特征。
投资建议:
1)板块方面,重视潜在纳入MSCI 中权重较大的"金融、消费类"行业。尤其是基本面辨识度高的"品牌概念"会出现一定的估值溢价。但在海外指数基金正式进入之前,已有一些资金提前进场布局,甚至可以认为去年的大蓝筹行情也部分透支了A股纳入MSCI的利好效应,因此,对于"空中加油"的金融、消费类行业也不能预期太高。
2)我们更多的把A 股纳入MSCI作为5、6月份市场风格的催化因素,在A 股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的联动效应也越发明显国际政经局势复杂多变,中美贸易争端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因此,价值蓝筹与成长题材的风格特征依然均衡,在A 股纳入MSCI的风格事件性冲击之后,成长题材依然会维持全年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