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期货-橡胶日度报告:天胶,低位波动-180517

《兴证期货-橡胶日度报告:天胶,低位波动-1805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证期货-橡胶日度报告:天胶,低位波动-1805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情回顾
沪胶主力合约RU1809终盘收涨15元,至11455元,涨幅为0.13%,远期合约RU1901终盘收跌10元,至13425元,跌幅为0.07%。
1.供需关系分析
从替代品种分析,合成橡胶是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人造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家用电器、医用产品等众多领域。
根据使用特性,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
其中,通用合成橡胶是指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胶种,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等,主要用于轮胎制品和一般工业橡胶制品。
目前,合成橡胶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德国。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新兴经济体国家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橡胶消费的需求。
中国、日本和美国继续保持着全球橡胶消费引领国地位。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合成橡胶累计产量为578.7万吨,同比增长4%。
2018年1-2月全国合成橡胶产量累计为104.5万吨,累计同比增速2.5%。
随着我国轮胎工业以及基础建设步伐的加快,包括丁苯橡胶(SBR)、聚丁二烯橡胶(PBR)、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丁基橡胶(IIR)、聚异戊二烯橡胶(IR)、乙丙橡胶(EPR)和热塑丁苯橡胶(SBCS)在内的8大合成橡胶品种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国。
据预测,2018年中国合成橡胶产量将超600万吨。
我国合成橡胶产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合成橡胶的需求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由2012年的385.2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440万吨,自给率基本保持在73%左右。
通用合成橡胶基本实现国内规模化生产,但特种合成橡胶依然基本依靠进口。
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等橡胶国产占有率达到80% 以上,而丁基橡胶和乙丙橡胶国产占有率不足40%。
4月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呈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销数据利多橡胶,但橡胶期货库存继续增加,多空因素交织,胶价可能延续底部震荡走势。
4月天胶进口同、环比下滑,新增供应压力持续缓解,保税区内继续去库存。
汽车产销数据保持良好,轮胎开工也有回升。需求端数据较好,对库存消耗有积极作用。
泰国原料胶及烟片价格持续反弹,价格呈现内弱外强状态。
国内新胶逐步上市,老胶仓单巨大,期货交割压力依然不减。
2.核心观点
虽然受泰国等产胶国多种措施调控胶市、轮胎产业消费需求平稳、印度消费强劲等利多因素作用,但又受供需关系过剩、产区气候适宜、进口胶和国产胶库存压力沉重等利空影响,沪胶虽然短线技术性反弹,但中期上涨空间有限,后市可能回归低位波动,建议宜以逢高沽空为主,仅供参考。
3.后市展望及策略建议
目前国际国内橡胶市场受制于多空交织的中性因素的作用,橡胶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虽然短线剧烈震荡,甚至技术性反弹,中期仍可能持续区域性震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