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四》:英国市场简史与现状-180518

《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四》:英国市场简史与现状-180518(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金工磨刀石系列之四》:英国市场简史与现状-180518(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
为了迎接即将开通的“沪伦通”,我们深入研究了英国股票市场,英国股票市场以其历史最为悠久且国际化程度最高闻名于世,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在已经形成了以伦敦证券交易所为主体的相对成熟完备的多层次市场结构。
伦敦交易所包含三个市场:主板市场、AIM 市场以及未上市股票市场。另外主板市场和AIM 市场均设有UK 和International 两个板块,以方便全球公司在英国上市,主板国际板块股票数量平均占比为21.6%。截止到2017 年底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为1261,AIM 为960。
英国是核准制的代表性国家,并且英国的发行和上市是可以分离的。
英国的交易制度是报价驱动与指令驱动相结合,无涨跌停限制,但有针对个股的熔断机制。
英国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海外投资者市值占比50%左右,主板市场中本地投资者市值占比高于个人投资者,而AIM 市场个人投资者市值占比略高于本地机构投资者。
英国市场对融资融券交易需求比较大,并且由于监管层比较鼓励融资融券,所以英国的融资融券交易市场化程度很高,满足相关规定后,其他限制比较少,机制也很灵活。
英国股市共经历两轮牛熊市交替,现在正处于第三轮牛市期间。英国市场“熊短牛长”,处于长期慢牛,股市整体波动与回撤并不大。英国股市中的牛股盈利能力普遍较强,且成长性较好。
英国市场市值分布较为极端,主板市场大公司市值集中度高,AIM 市场市值分布相对来说更加分散,有很多市值极小的股票。从成交量分布来看,英国市场不及美股与A 股活跃。从估值分布来看,英国在全球市场中估值都不算低,并且大小市值间估值差别不大,大市值的估值在某些阶段会高于小市值。
从因子表现来看,英国市场风格与美股、港股有相似之处,英国市场同样偏好低估值、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估值类因子表现最好,IC 为4.16%,IC_IR1.39,年化收益9.58%,信息比0.86。但是BP 因子近年来不仅在英国市场,在整个欧洲都有失效的迹象。
英国市场大小盘风格并非一成不变,英国大市值股票主要在2004 年至2008年比较强势,2009 年之后小盘股整体表现更好。英国市场与其他成熟市场相似,在中长期也存在明显的动量效应,特别是在持有期为6~9 个月时,持有期为1~3 个月时,动量效应最为明显
英国市场与美国市场及欧洲其他市场联系都十分紧密,相关度达到80%以上,与中国大陆市场的相关度较低,仅为12%。
风险提示
量化模型失效风险
市场极端环境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