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策略·战略思考:长期汇率的奥秘及战略资产配置的美元倾向-180527

《天风证券-策略·战略思考:长期汇率的奥秘及战略资产配置的美元倾向-180527(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策略·战略思考:长期汇率的奥秘及战略资产配置的美元倾向-180527(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哪些货币对美元在贬值?
根据BIS 的数据,从1957 年开始,贬值幅度最大的是巴西和阿根廷,贬值幅度都是万亿倍以上,其次是智利、越南等国家,贬值幅度在几万到几十万倍,再次是伊朗、柬埔寨、蒙古、俄罗斯等,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在数百倍,贬值幅度较小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南非等,贬值幅度在几倍到几十倍,其中中国从1957 年开始贬值1.75 倍,而印度贬值12 倍。
实际上绝大部分经济体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长期来看都在贬值。从1950 年代迄今,发达经济体中英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和希腊的货币对美元也在贬值,分别贬值118%、65%、24%、257%和908%,年均贬值幅度为1.2%、0.8%、0.3%、2.2%和3.9%。
哪些货币对美元在升值?
德国、瑞士、卢森堡、新加坡和日本货币对美元长期呈现出升值的态势。从1950 年代迄今,这几个经济体货币分别对美元升值77%、59%、28%、55%和69%,年均升值幅度分别为2.3%、1.4%、0.6%、1.3%和1.9%。
台湾和丹麦在最近20 年来也呈现出升值的态势。从1983 年迄今,丹麦和台湾货币分别对美元升值28%和23%,年均升值幅度为0.96%和0.75%。
长期汇率取决于货币数量
基于对长期汇率及货币数量的研究,我们提出长期汇率的货币数量论,认为长期汇率取决于其货币数量相对于美元的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种货币相对美元汇率的贬值速度与该种货币相对美元的超额增长率正相关。
我们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统计表明在10 年维度上,货币数量论对汇率升值和贬值的解释准确率可以达到65%以上。当年超额货币增长率达到10%以上时,货币数量论对贬值的解释准确率可以达到80%。
当某种货币的长期年增长率如高于25%,那么很可能陷入恶性贬值模式;当某种货币的长期增长率控制在5-10%,那么大概率会在可控状态下缓慢贬值;当某种货币长期增长率低于5%,那么其汇率将有升值的潜力。
货币数量论对战略资产配置的意义
我们这个战略思考系列报告是期望从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的角度讨论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讨论。货币数量论所探讨的问题是长期汇率趋势及其决定因素,就是希望从国别资产配置的角度给出思考框架。根据各经济体长期汇率的表现,我们认为在国别资产的战略配置时应倾向于配置美元资产,可关注其他货币纪律强的经济体,包括瑞士、新加坡、日本等,而尽量回避那些货币纪律松弛的经济体。就中国投资者而言,考虑到国内日益强化的货币纪律和金融纪律,人民币的长期趋势仍然是积极的,我们对人民币资产并不悲观。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大调整、金融监管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