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美股回购”专题:历史背景及动因、制度、特征-180528

《国金证券-“美股回购”专题:历史背景及动因、制度、特征-180528(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美股回购”专题:历史背景及动因、制度、特征-180528(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结论
目前在美股中,大多数的股票回购是以公开市场回购的方式完成的。美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主要有两种方式:1)要约回购:是指公司向股东发出回购股份的要约,要求他们提供部分或全部所持股份;2)公开市场回购:是指公司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股票,回购价格为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股票回购的动机:1)通过减少流通股本从分母端提升EPS,同时改善ROA、ROE 等指标;2)向市场传递股票被低估的信号;3)降低代理成本,解决过度投资等问题,提高自由现金流的使用效率;4)作为分红的替代;5)避免股权稀释;6)防止被恶意收购。
股票回购是推升本轮美股牛市的重要原因。2009 年以来,美股最大的买家实际上是公司本身。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截止2017 年末,美国非金融企业累计购买了3.37 万亿美元的股票,ETF 和共同基金累计购买了1.64 万亿美元的股票,而美国家庭和机构分别净出售了6557 亿美元、1.14 万亿美元的股票。2009 年1 季度至2018 年1 季度,标普500指数成分上市公司总共回购自身股票总金额达到了4.23 万亿美元,标普500 指数走势与标普500 回购规模基本保持了同步,且这个同步性在2009 年以后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大规模的股票回购使美股呈现出两个特征:成交量极度萎缩、波动率显著下降。从2009 年标普500 指数见底以来, 指数最高涨幅超过200%,而成交量却明显萎缩,由于上市公司大量的回购市场上的流通股票,可供市场参与者交易的股票越来与少,市场的整体波动被熨平,市场波动率被上市公司的回购人为压制。
2009年以来美股回购的背景和原因:利率长期走低,融资成本降低使得信用极度扩张,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开始高于债权融资。资金极度充裕的背景下,总需求的不足使得在此时投资扩张很容易就造成产能过剩,实体投资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容纳资金,盲目扩张会使得企业利润受损,而通过大规模回购迅速提升EPS、推升股价使得股东和管理层双赢。
行业角度:回购规模与行业涨幅正相关。信息技术、金融、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医疗保健、工业等行业是标普500 指数各行业中回购规模最大的,2009 年以来分别累计回购了9782 亿、7463 亿、6217 亿、5904、4509 亿美元的股票,此期间这它们涨幅也排在所有行业板块的前五。
个股角度:对于大部分股票,回购是推升EPS 和股价的主要动力。从个股来看,企业盈利增长和股票回购共同推动了EPS 的增长,少数如苹果公司等盈利增长是EPS 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大部分公司如沃尔玛等,回购才是推升EPS 的主要动力,后者普遍呈现出一个特点,股价的涨幅远高于公司总市值的涨幅。
美股回购趋势展望:短期仍有加速动力。税改导致海外留存利润回流将支撑美股回购加速,由于海外留存现金主要集中在少数科技龙头公司手中,现金回流主要取决于这几家公司的意愿,从苹果公司近期汇回海外几乎全部现金和公布大规模回购计划来看,预计科技龙头海外现金将大规模回流,短期支撑美股回购规模继续增长。
风险因素:海外黑天鹅事件、美国利率快速上行、美股回购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