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北京氢能规划落地,新政利好全产业链-210818

研报附件
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北京氢能规划落地,新政利好全产业链-210818.pdf
大小:64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北京氢能规划落地,新政利好全产业链-210818

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北京氢能规划落地,新政利好全产业链-210818
文本预览:

《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北京氢能规划落地,新政利好全产业链-210818(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北京氢能规划落地,新政利好全产业链-210818(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北京氢能产业规划落地,定调产值规模。

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方案》指出,2025年前京津冀累计实现氢能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北京将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

《方案》同时对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环节进行一体化布局,明确阶段目标,全产业链将充分受益。

今年多省发布“十四五”氢能产业规划。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北京、河北、浙江、天津、贵阳、宁夏等省份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或扶持政策,并明确阶段目标。

例如《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10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1万辆;培育国内先进的企业10-15家,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燃料电池汽车受益,全球市场潜力巨大。

燃料电池汽车受到国内外大力支持。

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7000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目标,2025保有量达到10万辆,2030-2035年100万辆。

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欧盟分别提出到2030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530万辆和424万辆。

全球保有量将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绿氢降本可期,看好新能源制氢。

制氢方法主要分为化石能源制氢(蓝氢)、工业副产制氢(灰氢)和电解水制氢(绿氢),绿氢仅占比1%。

绿氢具有零排放、制取灵活、纯度高等优势,电费成本约占80%,因此经济性受电价影响较大。

据估算,当电价低于0.3元时,绿氢成本将有望与其他工艺路线相当。

光伏、风电持续降本将助力绿氢成本下移,绿氢的经济性拐点即将到来。

关键技术仍需突破,关注国产化替代机会。

氢能各个环节关键技术设备难点众多:1)制氢环节:质子交换膜、电解槽;2)储运环节:高压气态、高密度液态、高安全固态储供氢,以及纯氢与掺氢管道输送;3)加注环节:氢气压缩机、加注机;4)燃料电池:电堆制备、安全监管保障、热电联供系统等。

电池环节中,电堆是关键部件,成本占比约50%,国产电堆及零部件的性能和量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投资策略:把握氢能产业链优势龙头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燃料电池和新能源制氢。

燃料电池车具备零排放、能量转化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商用车,受各国政府支持,市场空间广阔。

作为核心部件的燃料电池系统龙头有望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而抢占市场份额。

另外,新能源制氢也将开拓出一片蓝海市场,绿氢生产商与新能源电站企业有望深度受益。

核心标的:1)制氢:美锦能源、滨化股份、隆基股份;2)储运:鸿达兴业、深冷股份;3)加氢:厚普股份、雄韬股份、卫星石化;4)燃料电池:亿华通、潍柴动力、冰轮环境;5)电堆:美锦能源、亿华通、潍柴动力。

风险提示: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府补贴下滑导致行业增长放缓的风险;新能源制氢渗透率缓慢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