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兴证券-华海药业-600521-事件点评:缬沙坦获批意义重大,制剂出口转报路径走顺后续品种多弹性大-180603

上传日期:2018-06-05 08:22:21 / 研报作者:张金洋2018年医药生物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东兴证券-华海药业-600521-事件点评:缬沙坦获批意义重大,制剂出口转报路径走顺后续品种多弹性大-180603.pdf
大小:99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兴证券-华海药业-600521-事件点评:缬沙坦获批意义重大,制剂出口转报路径走顺后续品种多弹性大-180603

东兴证券-华海药业-600521-事件点评:缬沙坦获批意义重大,制剂出口转报路径走顺后续品种多弹性大-180603
文本预览:

《东兴证券-华海药业-600521-事件点评:缬沙坦获批意义重大,制剂出口转报路径走顺后续品种多弹性大-18060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华海药业-600521-事件点评:缬沙坦获批意义重大,制剂出口转报路径走顺后续品种多弹性大-180603(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公司于今日公告缬沙坦片(40mg  片剂、80mg  片剂、160mg  片剂)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药品注册批件》。
        主要观点:
        1.缬沙坦为华海首个获批的转报品种,标志路径走顺
        缬沙坦片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原研是诺华,2001年7  月在美国批准上市。2017  年,缬沙坦片美国市场销售额约6100万美元(数据来源于IMS  数据库),国内市场缬沙坦销售额约17.17亿元(数据来源为IMS  中国医院药品数据库)。
        华海缬沙坦获批历程:
        .  2015  年6  月美国ANDA  获得
        .  2016  年5  月国内向CFDA  递交注册申请(按相同生产线申报国内)
        .  2016  年12  月进入优先审批(第十二批)
        .  2018  年6  月获批
        缬沙坦是华海首个制剂出口转报国内的品种,历时2  年终于获批,但意义重大:一方面标志着CDE  对于华海制剂出口回国转报的认可,另一方面对于华海来说转报的路径走通,后续品种加速获批可期(缬沙坦氢氯噻嗪、多奈哌齐、度洛西汀胶囊、伏立康唑片、左乙拉西坦等等)。
        2.缬沙坦目前原研占80%以上,华海获批后有望较快实现进口替代成为5-10  亿规模品种  
        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中最大的品种,占比31%左右,第二大为厄贝沙坦。缬沙坦近五年收入规模较为平稳,2017  年PDB  销售规模5.37  亿(-3.26%),整体规模略有下滑。
        缬沙坦竞争格局(2018Q1):根据样本医院终端,诺华销售占比  89%,鲁南贝特  5%,常州四药  2.4%,华润赛科  1.3%。  
        竞争策略:诺华的销售金额金额占比88%,价格高,销售数量占比70%。前四家剂型和规格不同,策略不同。原研为80mg  胶囊剂,国内市占率第一的鲁南贝特为40mg  片剂,第二的常州四要为40mg  胶囊,第三赛科为80mg  胶囊剂。华海此次获批的为40mg,80mg,160mg  3  个片剂规格。华海通过一致性评价之后,品规齐全,  不同医院竞争策略可以较为灵活,可以主打80mg  片剂替代原研。  
          独占期:目前在售缬沙坦的企业有做了参比制剂备案,但均未开展BE  或上报。预计华海通过一致性评价之后会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良好竞争格局,有望尽快实现进口替代。  
        最终规模:若定价在原研的70%,尽快实现30%-50%的市场份额替代,华海缬沙坦将较快达到5-10  亿收入规模。  
        3.华海国内转报品种情况更新:转报有条不紊进行、品种多、爆发力强  
        除缬沙坦外,目前华海转报品种还有8  个(2018  年至今又申报了大品种恩替卡韦以及阿立哌唑、替米沙坦),  缬沙坦走通之后,后面品种的转报会比较顺利。我们预计这些品种均有望较快获批,这些品种大多原研市占率还在50%以上,替代空间大,叠加爆发能力较强。  
        结论: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8亿元、10.37亿元、13.92亿元,增速分别为21.75%、33.18%、34.33%。EPS分别为0.75元、0.99元、1.34元,对应PE分别为43x,32x,24x。我们认为公司制剂出口结合海外并购的国际化路径越来越清晰,国际化巨头之路稳步推进。未来国际化有望反哺国内市场。同时公司进军生物药领域,多点布局。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ANDA获批及专利挑战进度不达预期;国内制剂推广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