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180604

《东方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18060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18060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6 月4 日,国航、东航、昆明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发布通知,自6 月5 日(出票日期或旅行日期)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进行调整:成人旅客每位收取10 元。
核心观点
时隔三年,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根据规定,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由各航空公司自主确定,民航总局备案即可;国内航线则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燃油附加费的计算公式,在最高标准下自主确定具体收费标准。由于油价下跌,2015 年2 月至今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暂停征收。6 月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超过规定的每吨5000 元,按照燃油附加费计算公式800 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最高标准=燃油附加单位收取率×(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5000)×800(800 公里以上为乘以1500),6 月5 日起800 公里以上和以下的国内航线均将收取10 元燃油附加费。
燃油附加费有望覆盖航空公司46~65%的额外燃油成本。燃油是航空公司最大的经营成本,约占航司营业成本的25~40%。征收燃油附加费是国内航司目前主要的对冲高油价的措施。我们根据上市航司2017 年年报数据测算,针对高于5000 元起征点的燃油成本,南航、国航、东航、吉祥和春秋航空在目前油价情况下通过燃油附加费有望分别对冲46%、47%、56%、57%和65%的成本。在行业整体供小于求的情况下,燃油附加费增加部分将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对航空公司业绩呈积极效应。
国内航线市场化改革的整体趋势不变。年初发改委和民航局曾就是否取消燃油附加费进行商讨,导致市场对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的时间和征收范围产生一定担忧。本次燃油附加税落地,消除了不确定性,增强了市场对航空公司国内航线持续市场化改革的信心。国内航线票价市场化改革的节奏放缓只是暂时的,正如本次燃油附加税恢复一样,我们预计民航局和发改委将继续推进航空运输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我们认为,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民航国内运价将更加真实的反应供求状况、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在强监管的供给侧改革和优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行业供需结构持续改善。2017 年民航客座率达到83.2%,创历史新高。燃油附加费的征收是在票价全面市场化之前,变相为航空公司提供的一种票价上调方式。良好的供需格局有望将恢复征收的燃油附加费和中枢上移的民航票价转嫁给消费者,增厚航空公司利润。我们建议关注有着优质航线和时刻资源,公商务旅客和常旅客较多的中国国航(601111,未评级)、南方航空(600029,未评级)、东方航空(600115,未评级)。民营航空公司有望在三大航提价的航线享受价格上涨后的挤出效应,客座率和客公里收益有望获得提升,建议关注间接受益的吉祥航空(603885,未评级)、春秋航空(601021,未评级)。
风险提示
民航票价市场化改革进度低于预期;燃油附加费征收范围和力度低于预期;油价快速上涨远超燃油附加费覆盖范围;部分一线互飞航线不包含在本轮涨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