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策略视角看专精特新“小巨人”:蓄势而起的潜力新星-210818

《安信证券-策略视角看专精特新“小巨人”:蓄势而起的潜力新星-210818(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策略视角看专精特新“小巨人”:蓄势而起的潜力新星-210818(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专精特新“小巨人”缘何而来?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2018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从重点领域、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对中报条件做出严格要求。 三批次共计评选约4900家企业,涵盖制造业中各个“补短板、锻长板”的关键细分领域。 ■专精特新“小巨人”对股投资有何意义?经初步筛查,约400家上市公司获得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 由此构建出的“A股小巨人指数”今年以来大幅跑赢创业板指13%;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小巨人”主要为具有硬科技的中小盘成长股,也更符合今年以来的市场风格。 我们认为,部分中小盘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实有明显改善,对中小盘的价值重估也正在进行,中小盘成长风格有望延续。 ■“小巨人”,“小”在何处,“巨”在阿处?似小非小,咸长空间广阔:“小巨人”目标市场规模可能不大,但往往是“卡脖子”重灾区。 “小巨人”聚焦主业,深耕狭长市场,积极横向扩张与技术创新打开成长空间。 似巨非巨,细分顿域隐性冠军:“小巨人”企业凭借技术或效率优势在各自细分行业或领域中占据领导地位。 “小巨人”企业往往在toB端收入占比高,处于价值链后端,市场挖掘不充分,未来有望出现价值重估,并与自身业绩增长形成戴维斯双击。 ■优中选优,掘金人股中的科技“小巨人”线索一:行业供需缺口下的国产替代加速/国产优势提升。 供需缺口带来的不仅是短期量价齐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部分“小巨人”公司加快国产化和高端化进程。 部分中小盘公司有望借此机会打入行业主要厂商供应链、提升产品市场份额、加速国产化和高端化进程,从而中长期受益。 线索二:小赛道+好产品,咸长性进入兑现期。 随产品的推出和商业模式的稳定,公司于细分行业中建立起品牌和技术壁垒,需求逐步起量而固定成本维持相对稳定,从而有望带来业绩的非线性释放。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中小盘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测算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