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基本金属及贵金属行业周报:铝,去库加速、出口大增;铜,长牛可期-180610

《中泰证券-基本金属及贵金属行业周报:铝,去库加速、出口大增;铜,长牛可期-180610(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基本金属及贵金属行业周报:铝,去库加速、出口大增;铜,长牛可期-180610(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铝:SMM 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 6 月 7 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 197.7 万吨,较前周继续大幅下降 5.5 万吨,叠加“我的有色”铝棒库存数据,总计 204.00 万吨(其中,铝棒库存 6.30 万吨,微涨 0.5 万吨),较前周大幅下降 5.45 万吨;LME库存 6 月 8 日为 117.5 万吨,较前周续降 3.6 万吨。
电解铝加速去库势头得到延续,已经降至 200 万吨以下,较库存峰值(228.6 万吨)下降 30.9 万吨,去库幅度超过 13%。如果说 1 季度库存拐点出现的重要支撑是投产不及预期,那么,2 季度加速去库的重要支撑就是消费端回暖。ALD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4 月份电解铝运行产能为 3711 万吨,较 3 月增加 67 万吨,在此背景下,去库表现依旧不俗,印证消费迅速回补的逻辑。同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 5 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 48.5 万吨,为 2014 年 12 月以来的最高位,1-5月累计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 220.5 万吨,同比增加 13.1%,出口的大幅增长同样支撑国内去库。往后看,被压制的需求将持续得到释放,库存加速去化仍将延续。
铜:进入 6 月,各大炼厂已逐步完成 3 季度备货,致使精矿需求有所缩减,市场继续关注 Escondida 劳资谈判事件,现货 TC 延续上行态势,截至本周五,进口干矿现货 TC 报 77-84 美元/吨,较前周上涨 1 美元/吨。【铜价大幅上扬分析】:铜精矿供应趋紧是贯穿全年的铜板块投资主线,但实际上,年初至今,精矿端 disruption 略有不及预期,限废政策对于实物量影响显著,但对于金属量的影响不甚明显,这也导致上半年铜价整体表现一般。周内,铜价大幅度上扬,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①供给端扰动因素增加,Escondida(约占全球铜供应近 5%)谈判进行时,增加了铜矿供给的不确定性,同时印度 Vedanta 事件继续发酵,旗下大型铜冶炼厂 Sterlite 被永久关停(约产能 40 万吨/年);②下游需求预期改善,在“扩内需”政策微调背景下,此前市场悲观预期将逐步得到修复,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统计数据显示,6 月份空调行业整体排产规模约为 1548 万台,同比增长 11.3%,电网投资虽表现不佳,但耗铜较多的配电网发展较快,因此,铜消费端仍有支撑;③美元指数见顶回落(94.02→93.55),对铜价走势的压制作用明显减轻。综上,基本面支撑+事件催化+宏观配合,共同触发铜价大幅上扬,后续依然具备上攻动能,铜市长牛可期。
黄金:美元指数高位回落,贵金属震荡偏强,COMEX 黄金价格环比前周微涨 0.4%至 1303.5 美元/盎司。我们认为,短期内将呈震荡偏弱运行格局,而中长期金价走势仍需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验证。
宏观“三因素”总结:1)中国,进口强于出口,贸易顺差继续收窄,且此格局或将贯穿全年;2)美国,4 月核心 PCE物价指数表现符合预期,进一步强化了年内 3 次加息预期;3)欧洲,疲弱表现或将延缓欧元区货币正常化(也即退出 QE)进程。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兼具“新供给周期+常规需求”典型特征的铝、锡、铜值得持续重点关注,其中,铝:最大预期差,具备 alpha 超额收益。
1) 铝:本周电解铝社会库存加速去化趋势得以延续,首次降至 200 万吨以下水平,印证此前我们预期。在下游消费回暖、出口快速增长共同支撑下,去库周期仍将继续,继续维持电解铝商品价格向上空间大于向下空间的判断不变。
特别是在扩内需和出口超预期增长背景下,Q2 国内经济表现或将延续修正此前悲观预期,铝的消费表现和去库力度值得持续期待。我们认为电解铝板块仍具最大预期差和 alpha 超额收益,继续坚定看好板块性投资机会!核心标的:云铝股份、中国铝业、神火股份(煤炭组)、露天煤业(煤炭组)等。
2) 锡:供给组合:一大降(缅甸矿)、一小增(国内矿)、一平稳(再生锡),供给端收紧趋势确立;需求表现:1 季度负面影响因素较为集中(春节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消费疲软;而锡的需求实质上具有“弱周期性”,韧性较强,后续有望持续回补。在供给收紧+消费稳定的基本面组合下,我们继续坚定看好锡板块机会!核心标的:锡业股份。
3) 铜:全球铜精矿供应偏紧,冶炼端扰动增加,再叠加进口限废政策,铜原料中长期供给趋紧的方向不会改变,供需紧平衡依旧是铜板块投资的“主线逻辑”。核心标的:紫金矿业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进口以及环保等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