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证券-宏观经济专题:通胀式经济增长前景展望负面~物价、企业经营、就业角度的观察-180609

《英大证券-宏观经济专题:通胀式经济增长前景展望负面~物价、企业经营、就业角度的观察-180609(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大证券-宏观经济专题:通胀式经济增长前景展望负面~物价、企业经营、就业角度的观察-180609(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观点:
1.原料价格上涨的通胀模式还没有形成显著的通胀刺激增长循环,但现实反馈是消费没有持续扩张。2017年-2018年来的经济增长大体是价格效应的,经济数据的变化大体来自价格贡献。
2.未来经济的考验来自于消费层面是否能够维持。如果不能,上游的涨价驱动的通胀经济最终面临来自下游消费萎缩的惩罚。
3.我们的分析认为考虑到就业持续萎缩,下游无法承受来自原料通胀带来的成本压力。未来经济将面临下滑风险。当前的扭曲价格体系必须熨平,否则经济将从积极循环走向负面反馈。
4.分析观点维持2-3个月。
一、CPI雷达图收缩、同比温和。
2018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7%;食品价格上涨0.1%,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1.3%,服务价格上涨2.5%。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1.3%,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下降0.1%。
1.环比雷达图收缩
(1)食品类价格环比下滑。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下降4.6%,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7%,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2.3%,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3.6%,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作为蛋白的主要原料,豆粕价格和CPI食品价格环比走势高度相关。豆粕定价主要来自于美国,低于国内生产价格,从目前来看,输入农产品低价有利于压低国内的食品通胀预期。而在中美贸易谈判的相关议题中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也是题中之意,未来中国CPI食品分项可能会持续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
(2)非食品七大类价格五涨两降。其中,交通和通信、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4%、0.2%和0.2%,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均下降0.2%。
2.CPI同比分项--食品与能源此消彼长
(1)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其中,蛋类价格上涨20.8%,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0.0%,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禽肉类价格上涨6.4%,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9.3%,影响CPI下降约0.4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6.7%,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7%,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2)非食品七大类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医疗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5.1%、2.2%和1.9%,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8%和1.5%,衣着、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1%和1.0%。
风险提示
本文结论失效的最大可能因素:笔者构造的数据分析方法存在逻辑或者修正的问题,验证风险需要跟进上述数据的演进,适时重估经济状况,投资有风险,需要谨慎对待,报告全文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