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支付行业深度研究系列第2期:美股支付公司中期业绩如何?-210819

《中信证券-支付行业深度研究系列第2期:美股支付公司中期业绩如何?-210819(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支付行业深度研究系列第2期:美股支付公司中期业绩如何?-210819(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从美股支付公司Q2财报看,全行业TPV的强劲增长、跨境支付业务的修复以及信用减值的反哺,共同推动了各家公司盈利的快速增长,全部8家公司单季净利润同比+96.5%。 二季度,海外主要支付巨头亦强化了全球范围的兼并收购,Visa收购账户聚合平台Tink及跨境支付平台Currencycloud,Square收购分期付款服务商Afterpay,金融科技和“支付+”仍是主要战略方向。 事项:截至8月上旬,美股上市支付公司的二季度业绩已全部披露完毕,相关公司最新经营成果如何?最新业绩驱动要素表现如何?最新业务布局方向如何?我们本期支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重点聚焦上述市场关注问题。 业绩表现:收入端驱动盈利修复。 1)盈利表现强劲,全部8家公司单季净利润同比+96.5%,其中收单机构表现最佳,Square和Evopayments盈利在去年同期单季亏损情况下21Q2录得净盈利,清算机构中Visa与MaterCard当季盈利亦录得+8.5%/+45.5%同比增长,Paypal盈利增速为近5个季度以来首度同比下滑,主要是去年同期战略投资收益高基数所致;2)收入增长乐观,全部8家公司单季营业收入同比+27.4%(一季度同比+12.4%),除美国运通外,其余各类各家机构二季度营收均录得双位数增长,主要是全球疫情在今年二季度的显著缓和以及部分国家消费类财政刺激,共同促成了线上线下消费支付规模的增长。 驱动要素:交易量与业务创新共同推动。 1)TPV实现行业性较好增长,各类支付机构交易规模均有10%~20%左右的季度环比增长,其中Square录得近30%环比增长,主要受益于线下B端收单业务的恢复以及CashApp中P2P支付的快速增长;2)跨境支付业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二季度零售进出口进一步修复背景下,部分全球范围清算机构最为受益,其中Visa和MasterCard二季度单季跨境支付业务量分别同比+34%/58%;3)经济修复背景下信用减值反哺,以美国运通为例,其信用卡贷款30天+违约率自20Q1高点的1.7%持续走低至21Q2的0.6%,二季度减值准备释放反哺盈利近6亿美元。 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开展加密货币业务的支付机构,今年以来由于市价波动相关减值有所增加。 战略方向:金融科技及“支付+”。 二季度海外主要支付机构加大了全球兼并收购力度,总体方向是:1)金融科技,Visa分别收购瑞典账户聚合平台Tink以及欧洲跨境支付服务平台Currencycloud,今年以来Visa通过内部并购与外部合作双向强化金融科技布局,核心是强化跨境支付、开放银行等方面的业务效率及数字化应用;2)支付+,Square宣布收购澳大利亚分期付款服务商Afterpay,并计划将该平台的“先买后付”功能整合到Square的C端拳头产品CashApp,该交易有助于Square完善CashApp的功能版图并增强C端用户粘性,此外Afterpay主要基于B端的收入模式亦有益于Square自身挖掘B端商户的合作共赢与价值挖掘。 市场表现:去年业务受疫情影响更大的标的股价修复更为明显。 8家美股上市支付公司中,截至8月16日年度涨幅最高的为Discover(+50.1%)和美国运通(+38.3%),支付类业务规模的逐步恢复叠加信贷类业务质量恢复带来减值计提显著下降或是主要催化,相比而言传统收单类机构涨幅较为有限,此外Paypal由于Q2盈利增速收窄8月以来股价出现回调。 国内上市支付公司中,拉卡拉和移卡2021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12.8%/+10.2%。 目前总体情况看,三类机构的估值仍然呈现“平台机构>清算机构>收单机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