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创证券-债券日报:该好的依旧好,该差的依旧差,经济没那么悲观-180614

上传日期:2018-06-15 13:33:10 / 研报作者:吉灵浩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债券日报:该好的依旧好,该差的依旧差,经济没那么悲观-180614.pdf
大小:62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债券日报:该好的依旧好,该差的依旧差,经济没那么悲观-180614

华创证券-债券日报:该好的依旧好,该差的依旧差,经济没那么悲观-180614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债券日报:该好的依旧好,该差的依旧差,经济没那么悲观-18061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债券日报:该好的依旧好,该差的依旧差,经济没那么悲观-180614(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债市投资策略:
        目前市场面临的多空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监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资金面平稳,收益率难有上行空间;另一方面海外加息大趋势依然存在,且国内政府对于监管加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较高的容忍度,不会马上进行政策的转向或放松。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料债市收益率仍将处于区间震荡行情,直接针对实体经济的结构性政策或将增加。
        该好的依旧好,该差的依旧差。周四公布的  5  月经济数据有好有坏,好的是工业和房地产投资依旧保持稳定,工业企业利润维持高位,6月以来高频数据显示工业生产依旧稳定,房地产销售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单月同比均由负转正,叠加滞后的土地购置费,房地产投资韧性仍在。坏的是基建投资继续下滑,销售数据大幅回落,前者主要是政府主动监管的结果,未来依旧有压力,后者主要是受占比较大的汽车类商品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短期扰动,料随着关税下调政策的正式实施,推迟的需求会再次释放,消费也有望回升。就目前经济基本面看,受监管影响,经济确实有下行的压力,但政府对于经济的小幅下滑依旧能够容忍,只要经济没有跌破政府容忍的底线,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也难出现明显的放松。
        发放信贷配额意在结构调整,而非总量宽松。据中国日报报道,近期政府向部分银行发放额外的信贷配额,以支持非金融部门。治理金融乱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进行“关偏门、开正门”操作,加大表内信贷额度,部分承接表外非标回表,也是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加大信贷投放是结构调整,而非总量放松,政府的容忍度仍维持高位。在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货币政策难以出现大幅放松,未来可能更多通过灵活的结构性的政策来对冲监管压力,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周五陆家嘴论坛上,郭树清主席特别提出监管要在充分看到成绩、树立信心的同时,清醒认识当前的问题,自我革命本身意味着“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知易行难”,伴随改革的纵深推进,兼顾多重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各方付出更大的努力。各方在去产能、去杠杆方面不应心存侥幸。
        无论央行跟随与否,长期趋势就在那里。隔夜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  25bp  后  ,早盘央行公开市场利率维持不变,并未跟随隔夜美联储加息。我们认为:美  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央行并非亦步亦趋。从过去美联储加息之后中国央行的操作来看,中国央行并非完全跟随美联储加息节奏,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流动性存在维稳需求、汇率压力相对缓和的背景下(如  2017年  6月),央行确实会暂缓跟随加息的步伐。单次不跟随加息,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的结束。美国经济持续向好,通胀加速上行的背景下,美联储加息节奏进一步加速,美债、美元指数都有进一步上行的压力,这将从利率和汇率两个层面对国内货币政策带来传导压力。虽然中国央行基于国内因素的考量可以暂缓加息,但随着利率和汇率的传导压力不断加大,国内货币政策跟随收紧的压力依然难以缓和。全球加息周期中,中国货币政策仍难独善其身。如果中国央行想要稳住汇率,就必须提高利率以维持利差水平;如果央行放任人民币汇率贬值,那么外汇占款流出对流动性的抽水效应、输入性通胀压力、贸易摩擦风险加剧等后果也是央行需要考量的。平衡各方面矛盾的诉求也会使得未来公开市场加息趋势难改。
        迎接美联储  4  次加息,国内债市压力不减。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  25bp,同时预计  2018年还将加息  2次  。上调经济和通胀预期,下调失业率预期,美联储认为经济前景十分乐观。与  3月利率决议声明相比,6月声明对经济和通胀的表述均更为乐观,经济和通胀向好将为美联储持续加息提供保障。与  3月点阵图相比,本次点阵图显示出美联储官员对于未来加息路径更为统一,加息路径更为明朗。如果经济符合预期,未来美联储加息可能变得更加激进。本次议息会议的一大亮点便是鲍威尔称从明年  1月开始,每次  FOMC  会后都会增设记者会,也会持续更新季度经济预期。此举显然放松了对美联储加息次数和时点的限制,不排除美联储存在更为激进加息的可能;另外,未来美国通胀可能更加严重,如果通胀脱离了美联储的掌控,快速加息并非不可能。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