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远东资信-立足现实砥砺奋进,启航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新征程-210819

上传日期:2021-08-19 21:02:16 / 研报作者:简尚波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远东资信-立足现实砥砺奋进,启航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新征程-210819.pdf
大小:4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远东资信-立足现实砥砺奋进,启航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新征程-210819

远东资信-立足现实砥砺奋进,启航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新征程-210819
文本预览:

《远东资信-立足现实砥砺奋进,启航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新征程-210819(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立足现实砥砺奋进,启航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新征程-210819(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五部门《通知》”、《通知》)正式出台,该制度对于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祛除“痼疾沉疴”,加快实现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立足于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现实起点,点评了《通知》关于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内容要点,探讨了切实推动该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健康发展“起点”――行业基本现状及局限(一)行业发展现状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简称“信用评级行业”“行业”)以1988年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成立为标志性起点,目前发展成为以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等为代表的中资信用评级机构为主,以标普信评等外资信用评级机构为辅的多家市场主体竞争格局。

多年以来,我国信用评级业务跟随债券市场而发展。

到2020年,我国有公开主体评级的信用债券发行额达到35.07万亿元,有公开债项评级的地方债发行额达到6.44万亿元。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持续运营和发展,对于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创新性、包容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主要局限长期以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在相关部门针对AAA等高信用评级主体/债项的扶持政策诱导、信用评级行业激烈竞争下的生存发展压力、评级服务付费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之下,该行业总体上存在信用评级虚高等诸方面局限,削弱了市场公信力。

尤其2018年以来,随着债券市场违约形势加剧,评级机构违约风险预警不足问题以及部分评级机构违规问题暴露,我国信用评级服务公信力不足的问题和压力进一步凸显。

一是信用评级虚高与区分度偏弱问题显著。

长期以来,中国债券市场主体/债项评级分布高度集中于AA(含)以上高信用等级,截至今年7月底,有主体评级的存量信用债仍有97.13%的债券密集于AA(含)以上级别,相对于信用评级业发达国家――美国信用债以BBB为中枢差异显著。

二是债市违约风险预警功能不强。

如2018年以来首次违约债券报表379只有效样本显示,约有33.25%的债券违约前7日债项评级仍未下调至严格按照央行银发〔2006〕95号文义理解的投机级BB级或以下(包括短融的B或以下,下同),违约前30天更有52.51%%债券未下调至BB级或以下。

其中,358只违约非短融有17.32%的债券违约前7日仍为AA-(含)以上评级、34.36%的债券违约前30日仍为AA-(含)以上评级。

三是债券定价功能不足,或称评级符号的投资者认可度不强。

例如历年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信用评级高度类同(均为AAA)未能反映各区域专项债发行利差的差异性,以及部分高等级信用债发生违约等信用风险引发收益率断崖式下调等。

四是行业存在不正当竞争。

近年来,国内评级行业“以价定级、以级定价”现象部分存在。

部分评级机构人员违规操作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五是外部支持力度亟待增强。

如表现为评级机构获取债券发行人信息能力有待增强,评级机构独立性受到外部不利影响等。

鉴于上述诸方面局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暴露出评级技术实力不强亦即评级服务质量欠佳等核心问题。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