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鸿远电子-603267-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121.25%,自产业务延续高增长-210819

《安信证券-鸿远电子-603267-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121.25%,自产业务延续高增长-21081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鸿远电子-603267-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121.25%,自产业务延续高增长-21081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实现收入(12.51亿元,+80.56%),归母净利润(4.54亿元,+121.25%);单Q2实现收入(6.58亿元,+57.72%),归母净利润(2.36亿元,+78.49%)。 ■自产业务延续高增长,代理业务稳定提升21H1受益公司自产及代理业务延续快速增长趋势,带动收入利润稳步提升:1)自产业务:21H1继续延续2020年7月以来的景气度且下游客户需求持续旺盛,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销售额+100.45%)及直流滤波器(销售额+266.77%)均保持较高增速,带动自产业务实现收入(7.58亿元,+102.65%),其中前五大客户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航空工业及兵器工业集团实现收入(5.27亿元,+84.78%);参考自产业务20Q3-21Q2收入分别为2.08、3.04、3.63及3.94亿元,反映下游需求继续维持高景气度,预计2021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代理业务:受益公司与核心客户合作范围扩大导致销售收入增长较多,同时下游客户2021年上半年需求旺盛,带动代理业务实现收入(4.92亿元,+54.73%);同时代理业务前五大客户实现收入(3.06亿元,+79.64%),占代理业务收入比同比提升8.62pct至62.15%,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毛利率净利率均大幅提升。 21H1毛利率同比提升4.2pct至54.26%,主要因毛利率较高自产业务增速高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代理业务所致;同时半年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17pct至8.55%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6.68pct至36.32%。 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反映下游高景气,现金流出现下滑。 21H1合同负债及应付账款分别较期初增长69.22%及34.58%,主要因预收客户款项增多以及应付供应商货款增加所致,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68.90%,主要系自产业务应收款余额较期初增长较多,预计后期确认收入将逐步兑现至收入端,同时公司鸿远苏州部分生产线投产带动固定资产增长21.13%,据半年报,已投产产线产能爬坡速度加快,实现多层瓷介电容器产量5.06亿支;经营性活动现金流21H1同比下滑较多主要因上半年回款期较长的自产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所致。 ■自产业务不断扩充产品线,内生外延同步推进据半年报,公司以多层瓷介电容器等核心产品为主线,逐步实现了单层瓷介电容器、射频微波多层瓷介电容器、金端多层瓷介电容器等系列化产品的量产和销售。 此外,在脉冲储能电容器、交流滤波器、陶瓷材料、电极浆料以及低温共烧陶瓷等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其中高性能镍电极用电容器陶瓷材料技术已经达成批量生产能力,未来有望形成新业绩增长点。 此外,公司2019年12月作价5796万元收购宏明电子2.0001%股份,其是我国军用MLCC及民用精密组件核心供应商之一,入股宏明电子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在科研、技术和业务等多方面与宏明电子建立起合作通道,共同推动电子元器件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从宏明电子持续发展中获取投资收益。 我们认为,伴随我军信息化建设及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公司依托高性能及高品质MLCC作为基础单元有望核心受益于下游需求放量。 ■代理业务横向拓展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公司代理元器件主要为国际知名厂商生电容器、电阻及滤波器等,销售集中于新能源、消费电子及轨道交通等民用领域。 考虑到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公司光伏类客户业务或进入持续上量阶段。 此外,公司在现有代理品牌稳定合作基础上持续挖掘潜在客户,不断横向拓宽产品种类及行业领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我们认为,公司在加强与原有客户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横向拓展客户数量,且考虑代理业务产品线丰富及客户源稳定等市场优势,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股权激励助力长远发展,解锁条件彰显发展信心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以61.71元/股价格授予董事、副总经理及核心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骨干等103人共100万股(占总股本0.43%)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为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年收入增长不低于30%、69%、120%;或以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5%、76%、128%。 我们认为,在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后将成功绑定核心业务骨干与公司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持续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同时以2020年的高基数作为解锁条件的考核基准亦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电子元器件技术行业领先,自产业务属军用MLCC龙头企业,在航天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考虑我军信息化建设及国产替代趋势不断加速,公司有望核心受益;代理业务现有客户稳定且不断横向拓展,未来有望为公司贡献新业绩增量。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8.62、12.21、16.46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6、32、24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民品订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