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证券-宏观经济周度观察第46期:信托资金向房地产倾斜-180624

《新时代证券-宏观经济周度观察第46期:信托资金向房地产倾斜-180624(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证券-宏观经济周度观察第46期:信托资金向房地产倾斜-180624(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6 月19 日,A 股大跌,上证综指下跌3.78%,主要是因为多重利空叠加。此前央行已经使用降准置换MLF、MLF 续作、扩大MLF 担保品范围等手段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政策继续加码,6 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五项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政策当局加强了对流动性的呵护,央行在6 月19 日投放2000 亿元MLF,6 月24 日央行宣布定向将准,释放的资金超过7000 亿元,多于上一次降准,并在7 月5 日起开始实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未变,降准并非意味着全面宽松,央行通过结构性政策,意图引导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加强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但是,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通过一些结构性的手段适度进行“精准滴灌”更多的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寄希望于货币政策能完全解决中国结构性问题。
6 月19 日出台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等,个税改革一定程度可以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缩小贫富差距,但减税量相对于购房压力而言是杯水车薪,单一政策对消费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要实质性通过消费扩大内需,还需要更多的政策组合。
人民币近期持续贬值,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强,而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并未跟随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趋势。当前的人民币汇率贬值依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中国央行而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可能性不大,1-5 月的银行结售汇数据也显示资本外流得到有效控制,剔除汇率因素,外汇储备保持平稳,吸取历史经验,中国应该不会再去“保汇率,弃外储”,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作保障,保汇率也无法实现。另外,中美利差脱离易纲行长所提的舒适区间,虽然中美利差和货币政策会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程度的上限,但在当前阶段,两者不是主要矛盾,为了对冲信用收缩可能带来的传导效应,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有其必要性。
信托资产规模收缩,投向房地产信托规模上升
随着监管部门加大信托通道乱象整治,督促信托业回归本源,1-5 月信托贷款同比少增10874 亿元。一季度信托资产规模进一步收缩,资金脱虚向实,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规模上升,在融资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爆,信托资金在向房地产倾斜。资管新规落地后,在打破刚兑、净值化、去杠杆、去通道背景下,依赖通道业务和债权融资的信托受到冲击,同时近期信用债违约增多,相关联的信托产品潜在违约风险压力增大,传统业务限制增加,需要改变发展思路,比如:1)发展ABS 等资管新规尚未限制的标准化业务 2)信托业务范围逐渐向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新兴领域扩展。
一周高频数据观察
上周,供给端收缩的情况继续缓解,高炉开工率和发电耗煤量回升。钢材需求回落,库存上升,库存拐点待观察,在供需矛盾、贸易战担忧情绪以及5 月经济数据不佳的共同作用下,螺纹钢期货价大跌。蔬菜、水果供应充足,价格下跌,端午节后,猪肉消费量减少,价格回落。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央行对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付息和临近月末财政开始支出,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将进一步走高,叠加央行在6 月24 日宣布定向降准,市场资金面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降低,年中资金面可能将平稳过渡。
风险提示:关注中美贸易摩擦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