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2018年24期:不宜对人民币汇率太过悲观-180624

《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2018年24期:不宜对人民币汇率太过悲观-18062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2018年24期:不宜对人民币汇率太过悲观-18062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双双贬值、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再次倒挂、即期汇率大幅偏离中间价,这都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边际有所恶化,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无疑是其中的主因。回顾中美贸易冲突爆发至今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关于贸易战对汇率的影响混杂着两类截然不同的预期,乐观预期或已被证伪,而当前的悲观预期也更多停留在情绪面。我们倾向于认为近期悲观情绪集中宣泄后,人民币将重回跟随美元被动波动的常态。具体观点如下:
上周人民币汇率的大跌主要归因于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上周人民币中间价、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分别下跌0.77、0.82和1.14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元指数仅小幅下跌0.2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是双贬值,美元指数不是上周人民币大跌的主因;进一步观察6月15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以来的汇率走势,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再次倒挂,在岸即期汇率和中间价的价差一度飙升至500bp以上,这都表明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是上周人民币大跌的主因。 从汇市走势来看,市场关于贸易战对汇率的影响混杂着两类截然不同的预期。一类预期是中方可能会打汇率牌主动向美方示好,通过引导人民币升值降低中美贸易赤字,3月下旬、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之初,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的双升值正是这类预期的集中体现;另一类预期则正如上周人民币逆势大跌所表明的,担心中美贸易冲突的持续恶化会对国内基本面和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进而倒逼国内稳杠杆的政策导向重新转向宽松,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会卷土重来。
乐观预期或已证伪、悲观预期更多停留在情绪面。从当前中美贸易争端的演变来看,中方借汇率牌主动示好的乐观预期已经被证伪,2017年中国贸易盈余GDP占比已降至2%以下,这样的基本面也不支持人民币的大幅升值;而上周市场的悲观预期目前更多停留在情绪面,如6月19日即期汇率大幅偏离中间价,这是端午假期累积的悲观情绪的集中释放;6月20日特朗普宣称如果中国反制,将再对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次日人民币汇率随即承压。我们尚未观察到资本流动显著恶化的迹象,国内政策面也依旧是微调、而非转向。我们倾向于认为在悲观情绪集中宣泄后,在岸和离岸汇率将逐步向中间价收敛,人民币有望重回年初以来跟随美元被动波动的常态。
上周端午假期地产销售环比下降,土地成交同比下行;电力耗煤环比微升;主要钢材库存由降转升,钢价环比下行;供给充足、需求淡季,猪价、菜价双双走弱,食品价格环比下降;央行OMO+MLF大幅净投放,隔夜市场利率下行;央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美元指数小幅走弱,离、在岸人民币大幅贬值,5月银行结售汇延续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