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IVD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报告:集采政策落地,行业加速蜕变-210819

上传日期:2021-08-20 10:51:25 / 研报作者:孙建高超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IVD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报告:集采政策落地,行业加速蜕变-210819.pdf
大小:34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IVD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报告:集采政策落地,行业加速蜕变-210819

浙商证券-IVD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报告:集采政策落地,行业加速蜕变-210819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IVD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报告:集采政策落地,行业加速蜕变-210819(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IVD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报告:集采政策落地,行业加速蜕变-210819(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短期看,集采政策或将使得行业整体受损,建议关注差异化标的避险;长期看,政策有助于行业低端产能出清,关注行业创新者、整合者。

投资要点事件:安徽省开展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日前,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公告开展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

采购产品范围主要为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化学发光检验试剂,包括部分肿瘤标志物、心肌标志物检测以及乙肝两对半、甲功五项、降钙素原(PCT)检测试剂。

谈判流程为专家组与接受产品入围价的企业通过两轮谈判形成带量采购谈判价(其中乙肝两对半、甲功五项打包确认是否入围及谈判成功)。

此次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公立医疗机构以谈判成功产品省药采平台上年度采购量的80%作为保底协议采购量,未纳入谈判议价范围的同类产品需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联动降价。

点评:化学发光实质性集采第一枪,行业加速迎来新格局1、短期看:化学发光实质性集采第一枪,或将伤及出厂价。

与此前多省市的阳光采购政策不同,此次安徽政策打响了化学发光实质性集采第一枪。

从规则来看,由于谈判成功产品企业或相应总代理可享受上年80%的保底采购量,且未纳入谈判议价范围的同类产品仍需联动降价,在类似于此前冠脉支架集采中“不中标,无市场”的囚徒博弈形势下,预计各厂商中标意愿强烈,谈判价降幅或将较大。

从化学发光试剂各环节价格来看,根据亚辉龙招股书,术前八项试剂盒出厂价格约为3.6元/人份,整体化学发光试剂毛利率在80%以上;而根据部分医院试剂采购公示,入院价在7元/人份左右,最终检测费用在单项20元左右。

悲观预期按照入院价降幅70%,出厂端及渠道端按照1:1分摊,则厂商该产品毛利率将由原来的80%降至30%左右。

2、长期看:竞争加剧或将加快国产替代及行业低端产能出清。

若此次化学发光试剂集采政策作为范例向其他地方推广,由于其针对的主要为“临床使用较成熟”的同质化产品,成本为中标与否的核心考量。

一方面,由于外企成本相对较高,政策的推行或将有助于国产替代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带量采购的规则及边际成本递减规律下,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加剧,生产同质化产品且缺乏规模及成本控制优势的部分企业则将被淘汰出局,具有较强成本控制能力的国产龙头有望抢占更大市场份额,企业间将出现分化及头部集中,行业或将加速迎来低端产能出清的新格局。

投资思路:短期关注差异化避险,长期看好行业创新者、整合者在此次安徽化学发光集采政策实质性影响及“从0到1”的情绪影响下,短期建议通过集采概率相对较低的差异化标的进行避险;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政策对同质化产品的集采更凸显了创新型产品的价值,同时可提前预判并布局行业并购整合后的胜出者。

关注亚辉龙、艾德生物,迈瑞医疗,以及产业链上游,关注即将上市的菲鹏生物、诺唯赞。

风险提示集采中标价低于预期;集采政策持续推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