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债券日报:即使棚改货币化收紧,短期对房地产投资影响也有限-180626

《华创证券-债券日报:即使棚改货币化收紧,短期对房地产投资影响也有限-18062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债券日报:即使棚改货币化收紧,短期对房地产投资影响也有限-180626(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利率投资策略:降准兑现之后,收益率再次进入小幅震荡走势,目前市场限制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因素较多,短期最核心的可能是汇率贬值压力,因此未来收益率更多还是维持窄幅波动,对于交易盘来说,交易空间有限,配置盘需根据负债端的精细化管理进行配置选择,成本过高的机构应该放缓配置节奏。
棚改货币化收紧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有限。(1)棚改货币化有利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我国棚改工程最早始于2005年,过去由于资金来源问题,棚改推进进度一直较慢,而且期间棚改补偿模式主要是实物安置。2015年6月,国务院要求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棚改补偿模式转为主推货币安置,即政府直接以货币形式补偿被拆迁棚户区居民,居民再到商品房市场购置住房。
棚改货币化会刺激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有利于商品房去库存,也会推高房价。棚改实物安置由于是政府建设安置房后向棚户区居民分配,而安置房和商品商品房属于两个体系,但棚改货币化后,居民需要在商品房市场购房,也就是政府将居民的购房需求引导到商品房体系,有利于商品房去库存。另外棚改货币化一般会溢价补偿,居民的财富也会有所增加,除了购买房子外,也会拉动房地产相关消费。
(2)抵押补充贷款(PSL)为棚改货币化提供主要资金来源。2014年4月,央行创设PSL,为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PSL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一种方式,2015、2016年和2017年,PSL每年新增量分别为6980亿、9714亿和6530亿,而18年以来,目前新增量为4371亿,截止18年5月,PSL余额达到3.12万亿。
(3)过去三年货币安置化比例不断提高,18年料将逐步下降。2015-2017年棚改计划是1800万套,实际完成略高于计划,货币化安置率也逐年提高,分别为30%、49%和60%,货币化安置面积占全国住宅销售面积的比例从13.6提升至21.3%。
住建部规划2018-2020年为1500万套,其中18年为580万套,目前看未来三年棚改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不过实物安置会增加,货币化安置会相应减少。14年提出货币化安置的背景是三四线城市库存高,帮助三四线商品房去库存,而经过三年的去化,现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已经下降的比较低,此时降低货币化比例市场也有预期。随着货币化安置比例的下降,对应货币化安置面积也会下降。
目前来看,棚改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未来更多是慢慢收紧,降低货币化安置比例,因此短期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相对有限:
首先,截至5月末,开行今年已发放棚改贷款43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20亿,占去年全年新增的67%,而今年计划开工比去年少20万套,已发放的贷款会继续做,而且棚改授信和放贷之间有时间差,即使今年授信大幅下降,在途的授信及替换资金(棚改专项债)也将保证放贷相对稳定。
其次,货币化安置比例减少,对商品房销售和房价可能有影响,但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小。因为货币化安置减少,居民对商品房的需求减少,会导致商品房销售和房价下降,但实物安置比例增加,政府需要安置房分配给居民,房子的需求没有减少,同样会带动投资。
最后,滞后的土地购置费对房地产投资短期依旧有支撑。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4月同比转负,5月重新反弹,但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稳定,主要是此前滞后的土地购置费对投资的支撑,短期来看,支撑依然存在,而且目前房地产库存较低,前期拿地较多,也有开工需求。
另外,如果政府真的收紧,反而说明政府并不担心经济,那么也就不会因为经济的小幅下行而放松货币政策,政府可能更多是想压房地产,然后通过精准滴灌的流动性投放操作将资金引到其他行业,比如“债转股”,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