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医药商业行业商务部发布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统计报告:药品流通行业收入端同比增速放缓,药店连锁化程度稳健提高-180628

《上海证券-医药商业行业商务部发布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统计报告:药品流通行业收入端同比增速放缓,药店连锁化程度稳健提高-180628(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医药商业行业商务部发布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统计报告:药品流通行业收入端同比增速放缓,药店连锁化程度稳健提高-180628(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动态事项
近日,商务部发布 2017 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主要观点
药品流通行业收入端稳健增长,同比增速小幅下降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7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2006-2017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规模由3360亿元增长到20,01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6%,同比增速在2010年到达顶峰24.6%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医药流通行业整体收入端增长稳健但同比增速有所放缓,2017年同比增速处于近10年来最低水平。
长期来看,在“两票制”全面实施背景下医药流通行业规范化、规模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凭借终端覆盖能力强、物流运输网络完善等竞争优势,有望占据更多的存量市场份额,带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医药批发龙头企业逐步消化“两票制”全面执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业绩增速拐点或出现在2018年下半年或2019年上半年。
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持续向好
我国零售药店连锁化率 2017 年末达到 50.5%,同比上升 1.1 个百分点,药店连锁化程度 2014-2016 呈快速上升的态势,2017 年稳健增长,连锁药店数量首次超过单体药店数量。
从行业集中度的角度看,2017 年销售额前 100 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为 1,232 亿元,占同期零售市场总额的 30.8%,同比上升 0.3 个百分点,药品零售企业集中度小幅上升。
受益于分级诊疗、处方外流等政策影响,药品零售市场迎来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增值服务。连锁药店企业积极探索医院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和药店零售信息共享,开展门诊特病、慢病定点药店医保结算试点,推动患者向零售药店流动。此外,在政府监管强化、市场竞争加剧等背景下,龙头连锁药店企业凭借资本优势加速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的收入规模。
风险提示
“两票制”等行业政策风险;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风险。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在“两票制”推行力度不断加码的背景下,医药流通行业整体集中度持续向好,鼓励医药商业公司规范化、规模化经营,可以从以下几条逻辑主线寻找投资机会:1)终端覆盖面较广、资金实力较强的全国性药品流通龙头企业,如九 州 通 (600998)、上海医药(601607);2)深耕医药流通区域市场,具有较强区域终端覆盖能力、物流网络等区域竞争优势,受益于“两票制”、新标切换的地方龙头企业,如柳州医药(603368);3)借助资本优势维持较快的门店扩张速度,具有精细化管理等竞争优势的连锁药店企业,如一心堂(002727)、益丰药房(6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