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南华农产品日报-180629

《南华期货-南华农产品日报-180629(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期货-南华农产品日报-180629(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宏观消息及解读
人民币汇率连跌背后,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6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价为6.6234,遭遇"七连跌",并且在岸人民币汇率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均跌破6.62。同时,央行在6月24日宣布了本年度第三次定向降准,与美国连续加息的货币政策收紧形成对比,反映了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
美元走强与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双重影响
美元走强直接导致人民币被动"贬值"。自从美联储2015年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经济,包括减税刺激经济增长以及连续加息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而今年欧元区与日本的经济形势由强势复苏转弱,欧洲经济还面临政治风险的扰动,都为美元的不断走高提供了基础。同时美欧与美日十年期国债的利差也在2018年进一步扩大,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也推动了美元的走高。因而美元指数从今年年初的92.25增长到6月26日收盘的94.67,上涨了2.5%。美元的走强趋势,导致人民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
新兴市场国家接连崩盘引发投资者恐慌情绪,影响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供求。4月以来,受到美债利率与美元走强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陷入动荡,继阿根廷比索"崩盘"之后,土耳其里拉也经历抛售潮,增加了广大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前景的忧虑。6月19日,我国股市暴跌使得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达到了顶峰,并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供求关系使人民币贬值。投资者在外汇市场卖出人民币,持有外汇。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因而人民币汇率不断下降。同时由于离岸汇率充分反映人民币的市场供求情况,不受央行政策的影响,跌幅更加明显。离岸人民币汇率通过产生贬值的预期,造成在岸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导致两国国债利差收窄,推动汇率贬值。2018年6月,美联储再次加息,我国央行并未紧跟其加息步伐,而是选择在6月24日宣布本年度第三次定向降准政策,共计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这一举动进一步引发了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分化直接表现为中国国债利率下降,美国国债利率上升,中美国债利差的快速收窄导致我国面临资本流出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全球内对冲基金纷纷调低人民币汇率估值,看跌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造成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滑落。国内外贸企业为了对冲风险也卖出人民币买进外汇,推动了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