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资金的分歧与风格的均衡-210820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资金的分歧与风格的均衡-21082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资金的分歧与风格的均衡-21082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以来各类投资者资金流存在一定分歧,因此尽管近期市场整体成交活跃,但并未形成统一方向。 公募方面,8月新发基金继续回暖的同时存量基金赎回率下滑,而新发基金在结构上偏向成长制造风格,或能够继续给热门赛道股提供一定的“弹药”。 外资方面,以配置型资金为代表的北向资金自7月以来避开成长制造转向消费医药和传统周期制造。 私募方面,调研数据显示私募机构自7月下旬以来继续加仓意愿不强。 杠杆资金的变化显示,散户游资自7月以来追逐热门赛道股的热度明显下降。 市场在缺乏宏观变量催化以及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况下,各类资金将较难形成合力,因此短期A股在风格上或继续保持当下相对均衡的状态。 8月至今公募基金新发继续回暖,存量基金净赎回率环比7月下滑6个百分点。 自6月以来,公募新发市场逐渐回暖,6-8月(截至8月19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分别为1330/1381/775亿元,月均发行规模为1162亿元,虽然仅是1-3月发行高峰期月均规模的45%,但已经是4-5月发行低谷期月均规模的2倍。 存量基金净赎回率较7月也有明显下滑,根据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数据,8月截至18日累计净赎回率约为1.9%,若未来两周申赎保持稳定,则全月净赎回率约为2-3%,环比7月净赎回率下滑6个百分点左右。 净赎回率的下滑也使得本月公募机构资金流的紧张程度较7月有明显缓解,截至8月18日我们估算存量的主动型公募基金的净赎回规模约为1012亿元,叠加已知新发主动型公募基金648亿元的规模,可得8月至今公募机构净流出规模约为364亿元,较7月净流出规模减少了89.7%。 7-8月新发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主要偏向成长制造风格,或能够继续给热门赛道股提供一定的“弹药”。 7-8月的新发基金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累计成立1813亿元,占股票型基金整体的79.8%,根据产品自身定位以及基金经理过往重仓股风格,我们发现成长制造类的主动产品规模约占60%,消费类约占29%,周期/金融/医药占比较低,分别为7%/2%/2%,考虑到新产品成立后一般仍有3个月左右的建仓阶段,这部分资金会流入相应板块。 另一方面,不同风格的存量基金净赎回率也同步下滑,截至8月18日,根据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数据,消费/科技/医药/金融地产/周期类代表产品在本月的累计净申赎率分别为-1.1%/-1.6%/+0.0%/-4.4%/-0.9%,若未来两周申赎保持稳定,则简单线性外推后仍然较7月各自的净申赎率变化+3/+5/-3/+1/+1个百分点,显示除了医药类基金净申购转弱之外,其他4类风格基金的净赎回压力都明显下降。 但外资自7月以来明显转向非成长制造板块。 我们在《A股流动性热点跟踪-“北水”中主动及被动资金测算》(20210813)中指出,本月配置型资金买入风格继续偏向传统周期制造、医药和耐用消费品。 而从7月2日-8月18日为观察窗口,北向资金整体主要净流入的行业是电子(+95亿元)、家电(+74亿元)、计算机(+68亿元)、基础化工(+67亿元)、医药(+64亿元)、机械(+41亿元),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仅净流入15亿元。 国内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导致海外对冲型资金近期的波动开始增大,进一步扰动市场情绪。 本周四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规模达到107亿元,几乎全部来自交易型资金(-109亿元)。 同时杠杆资金继续参与中小票以及成长板块的热情已经有所降温。 我们在报告《A股流动性热点跟踪-杠杆局部升温》(20210624)一文中指出6月小市值公司的融资余额快速增长(例如流通市值低于20亿元的股票的融资余额较5月+18.6%),但7月流通市值在0-20亿/20-50亿/50-100亿的中小市值公司的融资余额分别较6月末变化-3.6%/-3.8/-2.8%;8月截至18日中小市值股票的杠杆资金参与规模略有反弹,但幅度较小,以上3档股票的融资余额较7月末的变化值分别为+3.4%/-0.5%+1.5%。 实际上,热门赛道股(新能源+光伏+半导体产业链)的融资余额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热门赛道股融资余额的月度新增量在6月达到了252亿元,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环比5月+182.2%,但7/8月的融资余额增量分别为142亿元/40亿元,呈快速下滑状态,其中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在8月的融资余额增量均仅仅是各自在6月时峰值的30%/31%,半导体产业链融资余额则在8月下滑了7.0亿元(vs6月+89.9亿元),说明杠杆资金在本月赛道股波动阶段并没有积极参与。 私募整体仓位继续保持中高水平。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私募基金整体仓位在8月初约为79.3%,较7月初降低2.2个百分点,但依然是2018年以来的高位。 这一情况也和我们渠道调研的情况较为吻合,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数据显示中小型私募机构之前一周小幅减仓之后,最近仓位依然保持在80%附近,没有类似7月大幅加仓的迹象。 上述跟踪数据表明各类投资者资金流存在一定分歧,因此尽管近期市场整体成交活跃,但并未形成统一风格。 从新发基金结构来看,来自公募渠道的资金或能够继续布局热门赛道板块,但外资自7月初以来避开成长制造转向消费医药,私募自7月下旬以来继续加仓意愿不强,杠杆资金变化也表明散户游资8月追逐热门赛道股的热度明显下降。 市场在缺乏宏观变量催化以及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况下,各类资金将较难形成合力,因此A股在风格上预计将继续保持当下相对均衡的状态。 风险因素:1)公募基金发行受市场震荡影响转冷;2)公募基金赎回超市场预期;3)海外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外资避险撤出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