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推荐工程机械及高油价投资机遇,新兴产业迎来布局良机-180708

《天风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推荐工程机械及高油价投资机遇,新兴产业迎来布局良机-180708(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推荐工程机械及高油价投资机遇,新兴产业迎来布局良机-180708(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组合:三一重工、杰瑞股份、先导智能、浙江鼎力、新筑股份、恒立液压、弘亚数控、华测检测
重点组合:徐工机械、杰克股份、诺力股份、晶盛机电、北方华创、长川科技、璞泰来、荣泰健康、南兴装备、赢合科技、天奇股份、伊之密、中集集团、中国中车、建设机械。
本周指数及估值:7 月 2 日-7 月 6 日沪深 300 下跌 4.2%,机械行业指数下跌 4.6%。中信机械行业 PE 估值消化至近五年的最低水平,上周为 37.6,本周为 35.83。
本周专题:需求上升叠加政策扶持,看好国内第三方检测前景 第三方检测指的是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接受客户委托评定产品是否达到相关技术标准。检测行业下游呈现分散和众多的特点。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6 年全球检测市场规模为 13465 亿元,其中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达到了8092.5 亿元,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为 908.5 亿元,同比增长 14.6%。
我国的第三方检测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导致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加,检测行业的重要下游行业食品,药物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另一重要下游行业工业也不断发展。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预计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将得到快速增长。
全球三大检测巨头为法国 BV、瑞士 SGS、英国 Intertek。通过对比发现,三大巨头成功的核心因素是全球扩张,建立分支机构以及不断并购。我国检测企业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未来可期。
投资机会概述:
工程机械:优质龙头资产质量不断优化,行业需求持续高位。6 月挖掘机销量 14,188 台、YoY+58.8%,1-6 月挖机累计销量达到 120123 台、同比增速 60%,预计 7 月销量 10000 台,三季度销量增速约 20%,18~19 年销量预计超 19 万和 20 万台,不同品类设备逐次更新拉长更新周期,基建开工量维持高位且大宗商品采掘需求旺盛。1~6 月国产挖机份额为 54.3%,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CR4=55、CR8=78。资产负债表修复后利润释放加速,重点龙头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改善。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
油服装备:原油价格飙涨,重视高油价之下的油服投资机遇。本周布伦特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我们认为,在美国加大原油出口和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全年油价将维持高位。油价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石油公司的获利空间,进而决定了油服公司的业绩。随着油气设备专用件制造水平日益提高,国内供应商具有较强性价比优势。近十年来我国油服公司积极“走出去”,迅速占领海外市场,绝大多数油服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均在稳定提高,未来将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设备:根据 SEMI 大半导体产业网数据,预计 2018-2019 年半导体设备支出将同比增长14%/9%,达到 637.3/694.6亿美元,实现连续四年增长并再创新高。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2018Q1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为 1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存储器价格暴涨带动三星巨额投入,同时三星也将扩大晶圆代工投资,并增加 EUV 的7nm 产能布局;二是中国在建晶圆厂规模可观,且大部分都将于 2019 年底前实现量产,未来两年设备需求巨大。重点推荐:北方华创、长川科技、晶盛机电。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设备:网约车为不可忽视的新能源需求,将有力支撑 A 级车销量。网约车市场格局经历了从寡头竞争到三足鼎立再到一骑绝尘的过程。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网约车将是新能源 A 级及以上车型的重要需求,假设 2018-2020 年滴滴在网约车平台的市占率分别为 90%、85%和 80%,则未来三年新能源网约车保有量分别为 33.3 万辆、47.1 万辆和 62.5 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7.95%、41.18%和32.81%,占A级及以上车型的比例将分别达到81.25%、62.03%、和53.67%。考虑到曹操专车等网约车平台强势崛起,未来专车的市场需求对未来新能源车的销量提供坚实的支持保障。重点推荐:先导智能、诺力股份,受益标的:天奇股份、璞泰来、赢合科技等。
智能装备:国内 5 月工业机器人实现 36%增长,为数不多的高景气度领域。6 月 14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 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13659(台/套),实现了 36%的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行业高景气度延续,近年来产业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今年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长 34%。工业机器人仍有巨大空间,发展驱动力为 1)行业渗透度提升,以汽车业为例,我国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发达国家一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2)行业范围拓展,由汽车、消费电子向锂电、半导体、医药、食品、家电等领域迅速拓展;3)地区拓展,目前工业机器人发展较快的地区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开始向环渤海地区及以重庆为代表的内陆地区加速普及。根据 IFR 的最新预测,到 2020 年中国销量将达 21 万台,同比增速 23.5%,仍将是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最为活跃的地区。建议关注埃斯顿、中大力德、拓斯达、双环传动等。
风险提示:上游资源品下跌,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