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装备(300540)-电话会议纪要-250908
原标题:蜀道装备: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5年09月08日)-20250908
公告日期:2025-09-08
调研日期:2025年9月4日下午15:00——17:002025年9月5日下午15:00——17:00
来源:网络,悟空智库整理
全文共计 6227 字
证券代码:300540证券简称:蜀道装备
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编号:2025-007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电话会议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 机构:开源证券、复通基金、见龙资产、上海黑子私募基金、上海荣熙私募基金、竹润投资、人保资产、德万香港、上海明溪资产、睿华资本、上海德万永胜管理咨询、招商证券、申万期货 |
时间 | 2025年9月4日下午15:00——17:00 2025年9月5日下午15:00——17:00 |
地点 | 成都市顺城大街269号 上海市黄浦区新昌路180号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马继刚 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证券事务代表贾雪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介绍 | 一、公司情况介绍 简要介绍了公司2025年半年报情况、发展历程、竞争优势及四大业务板块业态布局加快推进实施战略转型升级等内容。 二、 其他交流内容 1、请介绍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情况。 回复: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抓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运营管理,整体经营稳中有进、质效双升。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5.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72.30%。利润增长原因主要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利润总额相应增加。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 2、请问公司在深冷装备制造行业的优势是什么? 回复:公司长期致力于气体低温液化与分离技术工艺的研究,专注于天然气液化、空气分离、电子特气及稀有气体的深冷分离领域,现有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天然气液化与空分工艺包及处理装置,主要产品包括:天然气液化装置、焦炉气液化装置、煤层气液化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化工尾气和轻烃回收装置、氧氮液化装置、提氦装置、HYCO分离装置、电子特气装置、LNG/L-CNG加气站、氢加注站、大型低温液体储槽、增压透平膨胀机组等。公司已具备日处理1000万方等级LNG液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液体空分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达到日产量1000吨,气体空分装置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氧气产量10万Nm3/h等级。通过多年的深冷技术积累,公司已完成焦炉尾气制氢及提纯装置、氢气液化装置、氮气提取及精炼装置、液体空气储能装置等技术的研发、专利注册及产品定型。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天然气液化与液体空分工艺包及处理装置获得收入并实现持续业绩增长。 3、公司每年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占营收的比例是多少?未来几年是否有增加投入的计划? 回复: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3158.31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8.62亿元的3.66%,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1112万元,占2025年上半年度营业收入2.05亿元的5.42%。未来公司将不断聚焦创新驱动,实现科技与装备制造的深度融合,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实现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同时靶向发力氢能源项目,强化产学研合作,重点推进氢能相关专利技术申报。 4、公司在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举措?如何培养内部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思维? 回复:公司拥有一支由近100名研发设计人员组成的强大团队,其中包括超过15名拥有20年以上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技术研发覆盖了工艺流程、过程设备、工艺管道、撬装结构、动力机械、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以及低温液体储存和充装等多个领域。公司通过建立鼓励科研创新的奖励机制及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内部人员的技术能力;积极吸纳高层次人才、针对性引进新生代技能型人才,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构建高效的研发团队和知识管理机制,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实践,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同时组织核心技术人员到国外参观学习,确保团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发展趋势,通过内部分享会、工作坊等形式促进知识传递和技术升级。5、请介绍公司在氢能业务方面的情况? 回复:2025年上半年公司配合蜀道集团完成《氢能铁路示范应用项目建议书》编制,配合蜀道集团编制并参与交通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面向铁路的自洽氢能系统一体化集成与多能流协同运行技术》的申报,依托蜀道集团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布局氢能多元化应用,推动加氢基础设施的规划和项目实施,布局制氢(液化)加一体化等项目。公司与蜀道集团、日本丰田、丰田汽车(中国)合作开展氢能业务,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建设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和燃料电池系统装配线等。目前已完成合资公司工商登记,正在有序推进注资、厂房建设、揭榜挂帅等相关工作,预计于2025年第4季度投产。 6、公司是否与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回复:公司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积极与供应商、客户、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成果。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大等知名高校和企业就氢能产业的发展达成了合作共识,通过开展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加速氢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7、公司提出“聚焦转型、创新驱动、内增外延、协同发展”思路,具体如何平衡装备制造与气体运营业务的资源投入? 回复:公司始终秉持“聚焦转型、创新驱动、内增外延、协同发展”的发展战略。在业务布局上,坚持稳中求进、双轮驱动、重点突破的原则。其中,装备制造板块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和营收基石,将继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巩固在液化天然气(LNG)、空分装置等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确保经营稳定,为公司整体转型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公司正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将气体运营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和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公司将加大在优质气源布局、终端市场拓展、运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资源倾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功能作用,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形成规模化、可持续的运营能力,提升长期盈利水平。未来,公司将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制造支撑运营,以运营反哺制造,形成“制造+运营”一体化的产业生态,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股东价值。 接待过程中,在不违背信息披露规则的前提下,公司与投资者就公司业务情况、未来发展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
附件清单(如有) | 无 |
日期 | 2025年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