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历史回顾兼二十届二中全会解读:如何看待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230301

《中信建投-历史回顾兼二十届二中全会解读:如何看待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230301(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历史回顾兼二十届二中全会解读:如何看待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230301(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2月28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同意按照法定程序将其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正在路上,本文从多维度解读本次改革,总结过去八轮机构改革的成效,并展望本次机构改革的方向,预计重点改革方向包括三方面,一是科技教育人才,二是安全保障,三是金融体制改革。
摘要
2月28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正在路上,本文从多维度解读本次改革,总结过去八轮机构改革的成效,并展望本次机构改革的方向。
党的二十大肯定了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成果,从整体上来看,党和国家机关经过多轮改革,已经具备整体性和协调性,能够较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形势,因此本次改革进行大范围变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更多是根据二十大会议精神进行调整和修正。可能的改革方向有两点,一是针对性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二是更好适应党和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二十届二中全会对机构改革提出了四点要求,对应的具体改革方式可能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调整机构设置,包括新设、裁撤、合并、分立机构。二是调整职能划分,进一步明晰职责划分,减轻相关机构职权重叠、权责不清的问题。三是根据现有治理体系的缺点和不足针对性调整。四是精简部门和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效率。
本次机构改革不是孤立的,而是根据现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对原有机构超越式的变革。因此,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1982年以来国务院八轮国家机构改革的历史,并从中总结规律。
针对本年机构改革的展望,本文认为预计本次机构改革主要包含两方面调整,一是职能划分的优化,二是部分机构可能重组。改革的领域,本文建议重点关注科技教育人才、安全保障和金融体制改革三个方面。
风险分析
(1)既有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策的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2)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加剧。(3)市场情绪存在进一步转劣可能,国际资本市场风险传染也有可能诱发国内资本市场动荡。(4)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扩大,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上升。(5)地缘政治对抗升级风险,俄乌冲突不断,国际局势仍处于紧张状态。